壹文网 > 自我鉴定 > 正文

教学评价的反思

时间:2023-10-30

教学评价的反思 篇1

  摘要:美国精英文理学院的经验表明,教学绩效评价应成为高校教师绩效评价的重要内容。作为一种发展性评价,高校教师教学绩效评价旨在引导教师重视教学,投入教学,改进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学习效果;评价主体应以教学相关者为主,尤其应加强同行教师评价、学生评价和教师自我评价;评价指标应尽可能全面且具有可操作性;评价标准应增强针对性,充分考虑教师的学科专业背景、职业生涯和发展阶段。教学绩效评价体系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取决于学校的办学定位、制度支持和条件保障。

  关键词:高校教师;绩效评价;教学评价

  高校绩效评价属于综合性评价,更多从宏观层面关注高校作为一种组织机构的运行效率和效益,为高校从整体角度优化资源配置提供参考。[1]高校教师教学绩效评价是这种宏观的、整体的高校绩效评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从微观层面对教师教学工作现实的或潜在的价值做出判断,是引导教师重视教学、投入教学并改进教学的关键措施。[2]然而,针对高校教师的教学绩效评价历来是个难题。构建有效的教师教学绩效评价体系,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切入点。在这方面,以卓越教学著称的美国精英文理学院的教师评价制度值得借鉴。本文结合在美国麦卡莱斯特学院(MacalesterCollege)的实地调研结果,尝试对我国高校教师教学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问题进行探讨。

  一、高校教师教学绩效评价体系构建原则

  本文从政策导向、基本定位、评价主体、评价指标、评价标准等方面讨论高校教师教学绩效评价体系问题。

  (一)政策导向:教学为中心

  通常,高校教师绩效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教学工作、科学研究、师德和社会服务四大方面,其中,教学作为高校最基础、最根本的工作,是体现高校教育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应成为教师绩效评价的一项重要内容。但目前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是高校和教师自身对教学工作的重视程度都还远远不够。在高校层面,教师教学绩效评价被严重淡化和简化,具体表现就是教师绩效评价基本等同于教师科研绩效评价,教学绩效评价基本等同于教学课时数的考核。在教师个人层面,由于科研成果更容易量化,并且在决定教师的课题申请、职称评定、职务晋升、各种奖励等工作中占有更大权重,教师自身也难免重视科研甚于重视教学。要改变这种现象,有必要从政策导向上加以调整。近年来,在我国高等教育由规模扩张转向内涵发展的进程中,特别是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背景下,国家先后出台一些政策,不断明确高校教学工作的重要性和中心地位,要求教师把教学作为首要任务,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3]强调要把本科教学作为高校最基础、最根本的工作,领导精力、师资力量、资源配置、经费安排和工作评价都要体现以教学为中心;[4]要求高校对教师进行考核评价时遵循“师德为先、教学为要、科研为基、发展为本”的基本原则,[5]进而要求高校改进教学评价机制和学生考核机制,建立约束激励机制,以调动教师投入本科教学、不断探索教学新技术新方法新形态的积极性。[6]这都为高校构建全面、系统、有效的学校教学绩效评价体系和方法提供了政策依据,指明了方向。

  (二)基本定位:发展性评价

  高校教师的教学绩效评价结果可用于教师的职称评审、职务晋升、奖励等多个方面,但是,评价的根本目的还在于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水平,改进教学方式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业表现,促进学生的成长与发展。高校教师教学绩效评价是手段,而不是目的,不是为了评价而评价,更不是为了“管理”教师而评价,它是一种发展性评价。这是基本定位。作为一种面向教师未来发展的过程性评价,它应依据教师的专业背景、所处职业生涯阶段、实际工作表现和发展潜力,对教师的教学情况进行综合性评价,同时促进教师进行自我评价与自我反思,并针对教学评价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为教师提供有针对性的培训,促进教师的发展。[7]这一定位,决定了高校教师教学绩效评价的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内容的全面性、评价方法的多样性、评价目的的发展性、评价标准的针对性、评价结果的及时反馈性等特征。

  (三)评价主体:多元化

  任何评价都包括“谁来评”的问题。谁最有资格对大学教师的教学进行评价?这是一个比较容易回答却很难操作的问题。理论上,鉴于大学教师这一职业的特殊性和教育教学效果的滞后性,高校教学绩效评价的评价主体,涉及面应尽可能广泛,应包括领导、同行、学生以及教师本人。但实际上,国内现有的高校教师教学绩效评价存在的问题之一就是评价主体过于单一,同行评价缺乏,教师本人参与不够,学生评教较少能发挥实质性作用。美国文理学院麦卡莱斯特学院对教师进行教学绩效评价时,评价主体主要都是与教师的教学工作直接相关的人,具体包括评审委员会、系主任、教务长、校内外同行、在读学生以及已经毕业的学生,等,学校认为他们能够从教学工作量、专业程度、教学方式方法、教学效果等多个方面对教师的教学绩效表现作出较为全面、客观的评价。第一,增加学生评教的分量。学生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利益相关者、教学活动的直接参与者和受益者,对教师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质量感受最深,也最有发言权,因此最应该参与教师的教学绩效评价,但采纳学生评教并使其发挥实质性作用,确实有难度,尚需假以时日。在美国,20世纪70年代,很多院校的教师都不愿意把学生评教意见放进自己的档案袋,他们非常厌恶学生对自己的教学指指点点,这些都增加了学生评教的难度。但是,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后,学生评教最终还是在美国高校教师教学绩效评价中得到普遍应用。截至1973年,29%的院校使用了学生评教。到1983年,53%的院校在使用。到1997年,几乎所有院校都普遍使用学生评教。很多大学还把学生对教师教学的评价记录在教师档案中。[8]如今,美国文理学院在对教师进行教学绩效评价时的做法是,由教师提供所教过的学生的名单,由学校教务处、评审委员会出面,邀请10-20名该教师以前教过的学生和当前的学生针对教师的教学质量发表匿名评价。在文理学院,学生对教师的教学评价甚至直接决定教师的晋升。[9]第二,增加同行评价。大学教师的教学绩效也要有同行评价,因为学生和其他行政管理人员并不足以对教师的学术水平、专业课程目标和内容、教学大纲、教材选择、教学资料、课程作业、考试内容、课堂教学组织情况、项目指导质量、论文指导质量、项目开发能力等做出专业性的评价,而教师同行则能够对此作出较为中肯的评价。美国文理学院在对教师的教学绩效表现进行评价时,通常会邀请本校或其他文理学院的一些相关教师参与,如与被评审者有合作教学经验的教师、客座过其课堂教学的教师、参加或旁听过该教师的课堂教学的教师,或者所教授的某门课程是以候选人所教的某门课程为基础的教师,学校认为这样的同行评价更有意义。[10]第三,加大教师本人的参与度。在教师教学绩效评价过程中,教师应该既是评价客体更是参与评价的主体,理由在于:其一,这是发展性评价的基本要求,发展性评价面向教师,以促进教师发展为目的,而不是为了奖惩或考核而评价。加大教师在绩效评价中的参与程度,有助于消除教师对以管理为目的评价的抵触心理,亦可体现学校对教师的尊重。其二,教师最清楚自己在教学中的优势与不足,可以对各方评价有所回应。其三,教师参与教学绩效评价后,可以根据评价结果的`反馈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麦卡莱斯特学院在评价教师的教学绩效表现时,需要教师提供一些学生和同行可能无法提供的证据来表明自己的教学效能,或提供一项个人陈述,说明自己的教学理念、备课情况、教学策略、教学成果等。教师还可列出自己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所采取的具体做法。学校对教师的绩效评价结果,也需要教师本人在上面签字认可方可生效,教师可对评价结果进行申诉,学校则会依据相关程序进行重新评审。

  (四)评价指标:全面可操作

  我国高校教师的教学绩效评价指标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不够全面,即不能全面反映高校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过程、教学技能、教学效果,以及教师为教学创新付出的努力(包括教师将科研成果应用于教学的情况),仅能判断教师是否完成额定工作量,或判断教授是否给本科生授课。二是针对性不强,即对于具有不同学科专业背景的、处于职业生涯不同阶段的教师,教学绩效评价指标的区分度不够。三是可操作性不强,即现有的高校教师教学绩效评价指标的设置较为宽泛,表述较为模糊,不够具体,除了工作量可以量化以外,其他方面既难以量化,也难以做定性评价。上述问题的产生既有教师教学绩效评价工作本身的局限,也有学校制度设计上的缺陷。高校可从制度设计上尽可能减少教师教学绩效评价的先天不足。高校教师的教学包括课堂教学、实践教学、指导毕业生设计等不同形式,教学绩效表现涉及多个因素,如教学态度、教学理念、教学工作量、专业水平、科研促进教学的情况、教学技能、教学方法、教学改革、教学成果、教学改进、学生的学习成效等。教学绩效评价指标应尽可能全面且具有可操作性,才能对教师的教学工作进行尽可能客观、全面的评价。麦卡莱斯特学院对教师的教学能力的考察,就包括学科要求、交流技能、激发学生兴趣的能力,以及融会贯通知识的能力等。评价委员会根据教师本人提交的个人陈述、同行推荐信、学生评价信、教学大纲、教学材料、系里平时的听课记录等信息对教师的教学绩效表现作出综合评定。

  (五)评价标准:增强针对性

  基于发展性评价的定位,高校教师教学绩效评价应充分考虑教师的学科背景、专业特点、年龄、职业生涯规划和专业发展阶段,尽可能增强教学绩效评价标准的针对性,才能切实促进教师的发展。美国文理学院针对不同阶段的教师的评价,就有不同的侧重点和不同的要求。如,在教学方面,麦卡莱斯特学院对处于终身职轨上的助理教授的要求是“必须表现出有效的教学能力和指导能力,并且能够投入到学生的学习经历中,能够以开放的心态对待其他教师和学生提出的教学要求和建议,并及时回应”,对终身职副教授候选人的要求是“必须被学生及同事认可为优秀的教师和导师”,对终身职教授候选人的要求是“须是深受学生尊重和喜爱的、富有成就的教师。在教学领域中体现出领导力,例如,作为教材编著者、新课程材料的制作者、新教学方法的倡导者,教育界的领军人物”。[12]可以看到,文理学院在将教学作为中心工作的前提下,对处于职业生涯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具体要求有所不同,评价标准层层递进,逐步提高,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因此也具有较强的可行性。

  二、高校教师教学绩效评价体系的保障条件

  高校教师教学绩效评价体系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学校的定位、办学理念、教师管理制度、资源配置方式等要素紧密相关。高校的办学定位和办学理念决定着学校对教学的重视程度,决定着教师管理制度的导向,影响着学校资源配置方式。同样,通过学校的教师选聘标准、教师绩效评价标准、教师支持政策等教师管理制度或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以及学校的资源配置方式,也可以看出学校的办学理念、定位和发展方向。有效的高校教学绩效评价体系,需要一系列配套措施和制度保障。

  (一)坚持教学的中心地位

  在确保人才培养中心地位、教学基础地位的前提下,学校要依据自己的办学定位,理清教学、科研、服务之间的关系,合理分配三者在教师绩效评价中所占的权重。不论是研究型大学,还是教学型大学,都应坚持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教学和科研是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科研要为教学服务,教学要体现最前沿的科研成果和科学研究的精神。即便是专攻本科教育、以教学为中心的美国文理学院,也对教师的科研有着较高的要求,因为这是保持学术水平的重要体现,但值得注意的是,文理学院更强调的是科研一定要服务于教学,在对教师进行绩效评价时会要求教师提供证据,表明自己的科研如何有效地促进了教学。麦卡莱斯特学院对于终身职轨上的助理教授、副教授候选人、教授候选人进行评价时,都是把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放在第一位的。[13]这是文理学院坚守自己办学定位的一个重要表现,是学校开展教师教学绩效评价的重要前提。

  (二)制定适合学校定位的教师选聘标准

  文理学院的教学绩效评价制度虽然程序繁琐,所需材料繁杂,但仍然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和可行性,并且切实引导了教师以教学为中心,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学校从一开始就招到了“正确的人选”,即热爱教学、擅长教学的教师。[14]因为教师只有从内心热爱教师职业,热爱教学工作,才可能更加主动、持续地提高教学水平,外部的教学绩效评价体系也才能发挥更好的作用。美国文理学院在招聘教师时,就特别重视考察候选人的教学能力,要求候选人阐明自己的教学理念、表明自己如何能够胜任文理学院的教学工作、提交以前的学生评教材料、试讲一节课、让本系所有教师与候选人面谈、请学生陪同教师参观校园、共进午餐,等;[15]而教师候选人通过参加学校的招聘面试,基本上也能够感受到文理学院对教学工作的高度重视,以及同行评价和学生评价对于教师考核的重要性。换句话说,文理学院的招聘标准,对教师已经起到了一个“筛选”的作用,加入文理学院的教师对文理学院已经有了基本的文化认同,具有一定的同质性,而这也是此类学校的教师教学绩效评价制度赖以生存的土壤。[16]一般来说,我国高校在招聘教师时更加注重候选人的科研水平,对教学能力的重视程度还远远不够。不同学校根据各自的办学定位和办学理念,设计合理的教师招聘制度,相当于给学校设置了一个门槛,有什么样的招聘标准,就会招到什么样的教师,有什么样的教师,就会有什么样的教学质量。可以说,合理的教师招聘制度与教学绩效评价制度是相辅相成的。

  (三)为教师发展提供支持

  教学绩效评价的目的最终是为了促进教师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学校在开展教学绩效评价前应为教师提供系统的教学培训和支持,以帮助教师通过各种考核评价;在教学绩效评价后则要围绕评价结果提供及时的反馈和有针对性的培训,以帮助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如果绩效评价的结果不及时反馈给教师,一是会导致教学绩效评价缺乏激励作用;二是不利于教师改进教学。只评不改的做法很容易导致绩效评价流于形式且劳民伤财。美国文理学院普遍都设有类似“教学与学习中心”的教师教学发展机构,并将其定位于提供服务的支持性机构,此类机构通过多种方式为教师提供长期的、系统的教学支持,如开展教师教学培训与学生学习指导,为教师提供咨询服务,包括课程评价服务、教学咨询服务、基金申报服务以及个性化的专业发展服务,设立并提供资助,包括科研发展资助、课程改革与开发资助,等。[17]此外,学校还会通过其他层面的支持确保教师能够达到文理学院的要求。例如,麦卡莱斯特学院为帮助新教师通过终身职评审,特意减少其服务方面的工作量,以保证他们能将主要精力用于教学改进。该校还出资鼓励资深教师邀请新教师一起共进午餐交流工作经验。

  (四)完善资源配置方式

  高校教师的教学绩效评价结果如不能对教师的职称评定、职务晋升、薪资奖励等产生实质性的影响,必然得不到教师的重视,自然也难以发挥其预期作用。因此,有必要加大教学绩效评价结果在教师绩效评价中的权重,使其产生实质性的作用。对于绩效评价结果,一是要及时反馈给教师本人,这是发展性评价的一个基本要求;二是要与资源配置建立联系,这是确保绩效评价效果的一种途径,是为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针对高校教师对从事教育教学工作重视不够的问题,教育部已出台政策性指导意见“加强对教学工作的激励和约束,提高教师教学业绩在校内绩效分配、职称评聘、岗位晋级考核中的比重,充分调动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积极性”。[18]这就为高校加强教学在教师绩效评价中的权重提供了政策依据,为实施有效的教学绩效评价提供了政策保障,但高校还需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落实教学绩效评价结果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

  结语

  本文基于美国精英文理学院经验构建的教师教学绩效评价体系,也存在一些显而易见的缺陷,如评价指标较多,涉及人员众多,所需材料繁琐,管理成本较高等,许多细节还有待进一步探讨,其效果也还需要实践检验。需要指出的是,不同类型的高校办学目标不同,办学定位有差异,用统一的评价体系评价不同类型、层次学校的教师既不科学,也不现实。因此,我国各高校在构建教师教学绩效评价体系时,还要针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型高校的不同学科、不同阶段教师的具体特点设计具有针对性的教学绩效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张男星,王春春,姜朝晖.高校绩效评价:实践探索的理论思考[J].教育研究,20xx,(6).

  [2][7]李楠.我国高校教师绩效评价研究———以教学绩效评价为例[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xx.10,42.

  [3]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xx-20__年)[EB/OL].20xx-07-29.

  [4]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EB/OL].20xx-03-16.

  [5]教育部关于深化高校教师考核评价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EB/OL].20xx-08-29.

  [6]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通知.[EB/OL].20xx-01-10.

教学评价的反思 篇2

  我们经常见到这样一些数学课:有的教师讲得井井有条,知识分析透彻,算理演绎清晰,学生听得轻轻松松,似乎明明白白,但稍遇变式和实际问题却往往束手无策;有的教师设计了许多细碎的问题,师生之间一问一答,频率很高,表面上看十分流畅,但结果检测学生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形成却并不理想;有的教师注重精讲知识,留出大量的时间练习各式各样的习题,虽然学生解题能力尚可,但却抑制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潜能;有的教师让少数优等生在课堂上唱主角,操作、演示、活动、汇报……表面上看热热闹闹,实际上多数学生作陪客旁观,个别学困生更如雾里看花,不知其所以然。这些课在平时的听课活动和观摩教学中并不少见,其中有些课甚至还被评为好课。众所周知,评价具有很强的导向功能。笔者以为,如果不对好课的标准进行重新认识,势必会影响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本文拟从以下四个方面探讨一堂小学数学好课的评价标准。

  “一个都不少”——面向全体学生

  班级授课制的课堂教学,以统一化的集体教学为特点,强调教学要求、教学内容、教学进度、教学检测等方面的一致性。它以假设的全班学生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的一致性为前提,教学中就容易“一刀切”。一堂好课,首先应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最大可能的发展。面向全体学生,就意味着承认差异,因材施教。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制约着学习的结果,由此而产生的差异将导致不同的学生表现出不同的数学学习倾向。承认学生的差异性,并不意味着搞“填平补齐”,而是在致力于绝大多数中等水平学生发展的同时,还要使那些在数学方面学有余力的优生脱颖而出,学有困难的学生学有所得,达到基本要求。

  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应依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班级学生的实际,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师与学生个体或教师与学生群体的单一课堂交往模式,形成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多向交流、多边互动的立体结构;应有效地采用活动化、探索性的学习方式,通过合作、讨论、交流,发挥“学习共同体”的作用;应在练习层次上“上不封顶,下要保底”;应对某些特殊学生(特优或学困)给予特殊政策;应使课堂成为每一位学生充分发挥自己能力的舞台。

  “在活动中学数学”——关注学习过程

  “数学是人们在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的基础上,逐步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应用的过程,这一过程充满着探索与创造”(引自《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不能只是接受现成的数学知识,而是一个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的过程。许多东西是教师难以教会的,要靠学生在活动中去领会。只有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才是有效的学习。一堂好的数学课,教师应十分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向学生展示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引导学生参与概念、法则的形成过程,暴露学生学习知识的思维过程。具体说,教学时应抓住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帮助学生获得新知学习的必要经验和预备知识(奥苏贝尔称之为“先行组织者”),从而为新知学习提供认知固定点,提高学习者认知结构中适当观念的可利用性;应启发学生从原有认知结构中找准新知的生长点,不仅要考虑学生学习新知识所需要的基础,而且充分考虑学生对将要学习的新知识已了解多少,从而确定新知学习的起点(维果茨基称之为“最近发展区”);应突出新旧知识的不同点,在比较中发现矛盾,引发认知冲突,使学生达到“愤悱”的状态,为学习新知创设情景,激发学习兴趣,保持学习动机,帮助学生建构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

  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应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在这一过程中,凡是能让学生自己学会的,让学生去亲自体验,决不去教;凡是能让学生自己去做的,让学生亲自动手,决不替他做;凡是能让学生自己去说的,让学生自己动口,决不代他讲。为学生多创造一点思考的时间,多一些活动的空间,多一点表现自我的机会,多一点体尝成功的愉快,真正做到“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而教师则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数学的生命在于应用”——注重学用结合

  数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数学的应用业已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不少专家指出,数学教学不能“掐头去尾烧中段”,要重视数学模型的'建立和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一堂好课,不仅要让学生建构知识的意义,还应使他们懂得知识的来源和实际应用,“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引自《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一方面,数学课本中有许多知识的教学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特别是几何初步知识、统计知识及一些应用题的学习,都是从实际出发,经过分析整理编成数学问题的;另一方面,由于课本的容量有限,使得许多学生熟悉的喜闻乐见的生活事例未能进入课本。因此,教师应处理好数学的学与用的关系,注重学用结合,进一步认识和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注重学用结合,应在课堂上充分挖掘教材中蕴涵的数学应用性因素,坚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出发;应尽可能地利用学生生活中的情景和数据编制数学问题,体现数学与生活相伴;应在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上,改变封闭式的单向结构为开放性的多向结构;应尽可能地创造机会,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探索和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使学生在实践和应用中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形成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着眼全面发展

  叶澜教授说过:“课堂教学应被看做是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引自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

  在数学课上,学生们除了学习数学知识,发展智能,还带着自身的情感、动机、需要等一并投入课堂;学生们除了与教师交往外还与同伴之间进行相互交往;学生们除了认知、情意方面的发展,还包含群体合作能力、行为习惯及交往意识与能力等多方面的发展。诚然,这一系列目标不是一节课所能完成的,但却必须通过每节课来实现,渗透在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中。在每一节数学课上,每个学生都是把整个生命投入课堂的,我们所进行的都应是“完整的人的教育”。

  着眼学生的全面发展,应在数学课上营造生动、活泼、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无论是课堂的引入、新知的展开、结论的获得、技能的形成、情意的发展、个性的展现……课堂的每一分钟都能像磁石一样紧紧地吸引着学生的注意力;应创设一些具有一定思考性、探索性、思想性、趣味性的问题情景与任务目标,让学生主动地从事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和交流等数学活动,有效地实现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助互动;应充分挖掘数学的形式美与内在美,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和育人功能,使学生在学数学的过程中经常伴有轻松感、快乐感和成功感,让每一个学生都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享受成功的快乐。

  新世纪的课堂教学,已经进入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重要目标的新阶段。通过对目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反思,我们认为,一堂好课不同于一台好戏。演戏是按照固定的剧本,依据既定的程序,演绎着不变的情节。而上课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个体,这些个体有着不同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有着不同的思维方式和学习习惯,有着不同的学习能力和丰富情感。因此,我们所上的每一课都是唯一的、不可重复的、丰富而具体的综合。一堂好课,不应追求讲授技巧的滴水不漏、教学环节的天衣无缝、细枝末节上的精雕细刻,而应在先进的教育理念指导下,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习过程,注重学用结合,着眼全面发展,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教学评价的反思 篇3

  毫无节制,随随便便的塞给学生泛化的拔高评价,这评价最终飘起来的是学生的自我膨胀的,骄傲的,不能正确认识自我的心。

  课堂中的激励性评价是我们经常使用的一种教学手段。我们习惯地对于课堂中积极发言、回答问题正确以及课堂中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了语言的、物质的各式各样的表扬。可我们却忽略了没有得到表扬的孩子的内心世界,这样的表扬是否就是有效的呢?是否能够达到我们想要的效果呢?真的是优秀的孩子是表扬出来吗?正当我们身处于困惑之际,窦老师帮我们指点了其中的利与弊,如何把握好评价的度是问题的所在。

  文中说到一则小故事,在一次公开课中,老师只看到前面几集举手的同学,却忽略了坐在最后一排的一个小女孩一次次举起的手。下课了,当老师给课堂上表现得好的同学颁发奖品时,这个小女孩开始沮丧了,她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其他同学脸上露出的喜悦的笑容,默默的在流泪。久而久之,她会因此而失去信心,也打击了她课堂中表现得积极性。

  通常,我们把奖品送给胜利者,送给我们看来突出的学生,这看来没有什么问题,且这个原则在成年人的世界里是行得通的,但孩子毕竟不是成年人,课堂学习更不是竞技比赛,没有谁是失败者,每一个学生都是需要鼓励和抚慰的。而且,那些通常在老师眼里不积极的学生更应该得到鼓励,因为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期待我们用温暖、公正的心去鼓励的孩子。我们没有权利用成人世界的胜败、积极或不积极之类的原则去约束他们和评价他们,相反,我们要做的是激起每一个孩子对学习和未来的热情,激起他们对荣誉的尊重。

  所以,我认为,表扬、激励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手段,但这种手段不可过于泛滥,如果过于泛滥就会失去其意义。而我们在表扬表现优秀的孩子的同时,也要适时关注一下表现得不突出的孩子,因为这些孩子更加需要我们的关注,他们的心灵更加需要慰藉。否则,这将给胆怯,不积极发言的同学抹上阴影,会在他们的心里留下刻骨铭心的痛苦!

教学评价的反思 篇4

  新的课程标准,提出了“要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理念,促使我们的教学同样也要关注学生的生活,关注学生的健康,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生物教学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课程标准以“人与生物圈”为主线,确定十个一级主题,其中包含了“健康地生活”这个一级主题。

  “关注自己的健康”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健康的生活》中的第一节,主要涉及的内容有:全面认识健康的含义、关注自己的健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积极的生活态度。而在现实生活中,每一位同学都有自己对健康含义、生活习惯和生活态度的感性认识。通过学习,可以矫正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对自己健康的认识偏差,使得学生对自己健康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的认识,从终身教育的角度出发,可以教会学生“学会做人、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生存”。 为您提供优质资源!

教学评价的反思 篇5

  本课《搭配中的学问》,这部分内容在《课标》中属于“实践与综合应用”领域,主要是帮助学生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经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解决与生活经验密切联系的、具有一定挑战性的简单的排列组合问题,以发展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经历观察、操作、实验等实践活动,在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同时,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实践活动经验,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并培养学生有序思考问题的方法。

  朱老师在教学本节课时,主要是以直观的内容为主,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资源,合理运用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势,营造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始终充满信心,充满激情地学习数学。不仅如此,教学中,朱老师还用饱满的热情、生动的语言、形象的活动材料、富有趣味化的活动形式,为学生创设了独立思考、自我体验、自我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情境,使得教学过程始终民主、平等、宽松、愉快。本节课条理清楚,层次分明,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亮点:

  1、创设情境,贴近学生生活实际

  “数学广角”属“实践活动”的范畴,非常注重生活中的数学与书本上数学之间的联系,强调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秦老师以聪聪过生日为主线巧妙地将选择衣服――吃早餐-――送礼物(帮小动物组数)――聪聪家到少年宫的路线等这些生活素材串联起来,用学生经常接触的生活问题作为教学内容的载体,让学生在生活问题和实际情境中来学习组合和排列,让学生从穿衣、吃饭这些生活事情中寻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方法,使他们充分体会到数学知识存在于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

  2、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自主探究。

  学生主动参与数学过程、自主探究是学好数学的关键。排列组合知识比较抽象,教师通过让学生看一看、想一想、连一连、说一说等一系列活动,开展小组合作和独立思考相结合,为学生提供积极思考与合作交流的空间,通过分析、比较发现其中的规律。例如在衣服搭配这个环节上,教师又开展小组讨论,选择方法的最优化,找到不重复又不遗漏的科学搭配方法,引导学生从不同侧面进行探究,突出策略的多样性,方法的多样性,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3、培养学生多角度思维。在教学例1时,教师引导学生不仅可以先确定上衣,由上衣搭配下衣;也可以先确定下衣,由下衣来搭配上衣。在教学例2时,不是例1的简单重复而是在例1的基础上增加“拓展”这一块,这样学生对“排列和组合”意义的理解就加深了印象。整堂课对学生提出的方法只要是按一定顺序的,教师都给予充分的肯定,给学生以人文关怀,着力培养学生的多角度思维。

  4、关注情感与评价激励。情感态度与自信心作为数学教育的目标之一,在学生的数学学习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本节课中秦老师的教学语言生动又激励性,尤其是对学生的情感投入起着积极的激励作用,使得学生情不自禁地主动参与到数学活动中来,同时也一次次体验到成功的愉悦。这样的教学,学生不只是学到了一些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了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用比较准确的数学方法去解决生活中搭配问题。

  总之,朱老师结合学生实际与教材内容,遵循新授课四步教学策略对本节课的设计,充分体现了朱老师先进的教学理念和追求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索过程,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和借鉴。

  姜老师:

  学习的过程是自我建构、自我生成的过程。教学活动必须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由此出发,让学生学习数学,理解数学。本课教师引导学生借助“找规律”“乘法意义”等已有知识和经验自己探索,从而发现“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问题的出现会使学生产生一种需要、一种解决问题的渴求,这是学习的动力、创新的因素。本课教师灵活地处理教材,精心设计问题,使“130×5”“402×3”“307×8”等有相同点却又相异的问题集中出现。让学生独立思考,分组比较,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在寻求的`过程中,教师及时引导和发现学生独特的、新颖的方法,从而使学生在探求算理,学习知识的同时,放飞思维。当然,如果能让学生先估计一下积是多少,然后再计算,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检验计算结果的一种方法,同时也有助于学生估算能力的发展。

  合作学习的过程不仅仅是个认知过程,更是一个交往过程与审美过程,在本课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实现了信息与资源的整合,不断地扩展和完善了自我认识。课堂中合作学习的过程是在民主、和谐、自由、安全的教学气氛中展开的,注意了合作的有效性。

  尚老师:

  纵观整个教学活动,体现了《标准》中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活动为主线、思维为核心的原则。让学生在广阔的活动空间中,参与活动、展示自我。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活用教材,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教师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好胜、好动的心理特征,课一开始就通过“游玩”激发兴趣,“小明乘车”这些具有现实性和趣味性的活动,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被充分激活,始终精神饱满地参与到教学的全过程。

  2.小组合作,求异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学中注重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和保护,时刻把学生作为数学活动的主体。有层次的合作学习,使学生在求异探索、同思共想、互说互议的过程中,获得了展示自己的机会,体验了成功的喜悦。

  3.适当评价,关注学生情感的体验。

  在教学活动中,使知识的获得与情感的体验同步进行。教师灵活地运用体态、称号等评价方式,对学生所表现出的参与热情与灵活的思维进行激励,使他们获得了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体验,树立起良好的数学学习的自信心。

教学评价的反思 篇6

  《地理新课标》要求:地理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习结果,也要关注学习过程以及情感、态度、行为的变化,创设一种发现闪光点,鼓励自信心的激励性的评价机制。所以在教学课堂中为了能客观的评价每一位学生我一般采用“一点(教师)”评“一线(小组)”,“一线”评“一面(全体同学)”的评价方式,具体如下:

  为了使评价对象最大限度地接受和认同评价结果,在评价主体上,就要改变由教师作为单一评价主体的做法,重视评价主体间的多向选择、沟通和协商,加强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和其他人员交互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评价人员要根据评价内容来确定,可以是教师、主要评价小组、小组长评价组内学生、等。如对学生的平日作业,可先让学生自我评价,后由小组评价,再由小组长进行评价,最后由教师评价。由于评价的主体发生了变化,使过去只是教师对学生的单向评价变成了教师、管理者、学生、共同参与的多向交互活动评价,这有利于确立学生的学习主体意识,对学生的学习有积极的意义。

  为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生动活泼、全面和谐的发展,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在评价内容上要力图把地理课程标准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尽可能地纳入到评价体系中。对学生的评价中,不仅要关注学业成绩,更要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学习兴趣与积极情感体验等方面的发展。帮助学生发挥潜能,建立自尊、自信、自强,且持续发展的心理状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为兼顾学生的差异和特长,调动每一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较好地发挥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评价的操作方法一定要简明、有可操作性。为此,可把难以用笔试评价的如“课堂回答、作业完成度、合作探究、学习态度、课内外表现”等学习内容细化成若干评价项目,用表格和得“★”(优秀★★★较好★★一般★较差)的形式作为评价的主要方法,期末由教师根据每个学生得“星”的总体情况,作出综合评定的等级。

教学评价的反思 篇7

  延迟评价能够让学生有更广阔的思维空间,使学生个性思维和个性品质得到充分发展.

  我在教学古诗《墨梅》一课时,学生对“只留清气满乾坤”提出了质疑:“诗中的墨梅是画在纸上的,为什么会有清香呢?”我没有直接回答学生的问题,而是让学生展开讨论。一个学生说:“梅花是有清香的,作者看到画上的墨梅自然会联想到这种清香。”应该说这个学生说得很不错,我当时就是这么理解的。但是我还是没有马上评价这个学生的回答,而是继续让学生充分发表见解。另一个学生说:“因为墨梅是有气味的,尽管这种气味在常人看来并不好闻,但作者王冕从小习画,他对墨有一种特殊的感情,所以这种气味在作者闻来就是清香的了。”

  说实话,这个学生的理解超出了我的意料,它闪耀着学生思维的火花和个性的光彩。如果没有延迟评价就没有这么鲜活的思维和独到的见解产生了。

教学评价的反思 篇8

  教学评价是以教学目标为依据,对教学进行全面检查,并予以价值上的判断。它的目的不在于区分学生学业成绩的等级差别,而在于测评每个学生对教学目标的达到程度。除对学生的成绩进行判断外,还要评价学生的性格特点、行为习惯、身体素质等方面的情况,因而有利于社会、家庭、学校对教育价值的认识,克服目前存在的只重智育、片面追求升学率的价值观念,更好地对学生实施全面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教学质量。今天通过教师讲解,我对课堂评价这一教学手段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1、课堂评价是与备课、讲课、批改作业、辅导等同等重要的教学手段,它有助于调动和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2、课堂评价的主要方式是激励,激励为主批评为辅,激励与批评相结合。

  3、评价可以发生于学生参与的每一项活动过程中,活动结束后。

  4、不要担心给学生的评价多了,学生应该在我们关注的关注下成长。

  5、评价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6、评价的方法可以多种多样,语言、目光、表情、暗示、动作都可以。

  只要把握住评价能激励学生成长这条主线,我们还会创造出更多的生动活泼、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方法。让评价成为我们教学成功的秘密武器吧!

  简单的说:就是对教师“教”的评价和对学生“学”的评价,这二者是紧密联系的,运用的恰当教学效果也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教学评价的反思 篇9

  新课标下课堂是师生、生生对话的过程。在师生对话过程中,教师如何评价学生的学习、思维发展状况呢?看起来似乎很简单,教师对学生的发言三言两语就可以打发了。但是,要想真的发挥评价的作用,教师就应做到字字斟酌了。

  就语文学科而言,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的促进学生的发展。

  在校本培训中,反复听了特级教师唐江澎执教的《生命的意义》一课,反复的思考琢磨唐老师对学生的评价,越觉得有嚼头。结合平时听课、上课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对照课程标准,我认为教师的课堂评价应该具有以下特点。

  一、教师的评价应该是真诚的。

  听课中,我们往往听到最多的评价是“很好”、“不错”、“你真棒”等一连串的好听的话,但是,在这一连串的评价中,学生依然面无表情,视教师的语言为廉价的评语。因为教师的评价并没有指出学生的闪光点,没有指出学生的差异,教师的评价适合每一个发言的同学,所以,学生没有感觉到诚意。

  在《生命的意义》授课中,老师在导入新课之后,要求学生大声朗读课文,结果,学生读得非常平淡,连学生自己也觉得读得不够味儿。这时,唐老师是怎么做的呢?他对学生的评价先做了客观的评价,然后引导学生分析原因。“没读好,是因为声音没处理好,还是因为没有考虑保尔的身体、心情,还是没有完全理解课文等等,没关系,让我们再回到文中,再来理解,就能读懂了。”在分析完文章后,学生要进行有感情的朗读之前,唐老师又说:“有感情的朗读不是声音高低的安排,而是真心的表白。”

  在这里,唐老师没有一味的肯定学生,也没有过多的批评学生,没有拿老师的优秀贬低学生,但是,学生明白了自己的不足,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满怀信心地开始下一个环节的学习。这时学生感觉到了教师的真诚,所以,才能主动的学习。

  实践证明,只有在教学中教师的评价关注到学生,关注到学生学习的过程、学生学习的发展,学生才能够发现自己的价值,发掘自己的潜能,展现自己的风采,从中感受到知识的力量和成长的快乐。

  二、教师的评价应该具有针对性。

  常常发现,很多老师对学生的评价是非不分,态度不明朗,学生听完教师的评价后,仍然不知所措。也就是说,教师评价的针对性不强。学生从教师的评价中不能明晰思路得到启迪。在实际教学中,应该让学生明白一点,该肯定的就肯定,该否定的就否定,这对学生发展是有好处的。

  再者,不同的学生,对同一类型的评价言语的满意程度也不相同。因此,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时,要考虑到评价对象的不同需求,对学习能力不同的学生评价的侧重点应有所不同。从学习效果、学习态度、学习信心等各方面做出针对学生个体实际情况的、具有激励作用的评价,使每个学生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产生乐于求知、积极向上的情感,形成主动健康的学习心理。

  其实,很多老师在教学中都注意了尖子生与学困生的评价,需要进一步努力的是:关注过程评价、关注学习态度评价、关注行为评价。

  三、教师的评价应该具有引导性,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渗透语文思想。

  在语文教学中,有很多课文适合朗读教学,那么,对于朗读的指导,就非常重要了。但常见的现象是教师泛泛的评点:读得不够好,读得没有感情,或者读得还可以。往下就没有了。教师没有准确的指导学生如何才能读好文章,评价缺少了指导性、方向性、方法性。

  在《生命的意义》授课过程中,我们看到的却是另外一幕。唐江澎老师在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时,指出有感情的朗读不是声音的高高低低,而是内心真情的表白。要求学生:1、说真话,抒真情;2、带着理解去看书。然后,在学生无法准确的理解“生命的意义”时,唐老师设置情景,转换身份,以“假如你是潘子杰……”的谈话打开学生的心灵,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准确理解作者的感情,进一步走进文本。整个指导过程,自然、贴切。

  虽然,老师的评语不多,但指出了学生朗读的根本问题,指明了努力的方向。在这里,教师的评价教会了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了学生学习语文所应有的语文思想。

  四、评价应该具有激励性。

  在对保尔的经典名言学习时,为了让学生走近保尔,与保尔对话,唐老师提出两个问题:你为什么而活?你又将怎样活着?学生的发言特别精彩 。其中有一位同学这样说:“我将来要当一名记者,为实现这个愿望我会好好学习,掌握知识,今后到世界各地走走,给大家报道最热门的新闻。我会到战地报道战争情况,但我还是希望给大家报道和平的消息。”唐老师的评价为:“职业不是人生的目标,职业是实现人生目标的体现,你希望为和平而工作,目标高尚,生活充实。”另一学生说:“我要当一名科学家,去探索地球以外的奥秘。将来我要登上天外星球,和外星人友好相处。”当大家都在笑他时,唐老师这样评价到:“大家可别笑他。科学创造需要幻想,在你们这个年龄现在缺少的恐怕就是幻想。只不过希望你能为你的理想付出实际的努力。好吗?”还有一学生说:“他们的理想并不远大,我将来想当中国的总统,不对,中国的主席。我会让中国更富裕、更强大。”听到这里,现场的老师、同学都哄堂大笑。唐老师则说:“很好,未来在你们手里,你们应该有一份政治责任感,提醒一下,你肩上的担子可不轻呀!”在这里,学生敢想敢说,唐老师的评价同样也在激励学生去想去说,更多的是去做。学生在这样的评价中得到了激励,树立了远大志向,也树立了奋斗的决心和信心。 在这样的引导和评价中学生走进了文本,也走进了生活和理想。

  综上所述,教学中教师的评价关注的应该是学生,应该是学生学习的过程,应该是学生学习的发展。这样,学生能够发现自己的价值,发掘自己的潜能,展现自己的风采,从中感受到知识的力量和成长的快乐。同时,课堂评价运用的精妙,对于创造学习氛围,激发学习兴趣,调动积极思维,增强克服困难的决心,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育的艺术首先包括谈话的艺术。”说明教师的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教学语言。恰当运用课堂评价,相信课堂一定能充满生机。

教学评价的反思 篇10

  《我是什么》虽然是一篇科普文章,但是却描写得生动活泼,充满童趣。作者运用了第一人称自我介绍的方法以朴实而生动的语言,讲述了水的变化及其利与害,描绘了水的各种形态。文中不点明“我”就是水,更增添了趣味性。

  在教学云变成雨、雹子、雪这一段时,教师抓住了“落、打、飘”三个词感受雨、雹子、雪的不同特点,让学生加动作把动词表示出来,进一步理解这三个动词的含义,感受文章用词的准确。然后渗透到有感情地朗读上,在充分自读的基础上,请男生来朗读描写雹子的句子,请女生朗读描写雪的句子,体会雹子的.力度和雪花的轻盈。

  不足之处:

  一、对结尾一段的处理不够好

  结尾一段是让学生了解水的不同性格,即它温和的一面和暴躁的一面。尤其是它有危害人类的一面,应该让学生有较为直观的认识,突破他们因年龄局限的生活环境所无法看到的实景,可以运用多媒体展现洪水泛滥,江河污染的一些录象资料。再让学生根据这些画面提出一些防治措施。

  二、在教学水的不同形态时,可以向学生渗透一些写作的技巧

  在教学这一部分时可以先让学生用自己的词语来形容你看到的水。他们可以说出很多:宁静、美丽、平静、清澈见底,活泼、调皮、活跃,奔腾不息、川流不息、汹涌澎湃……然后再来看看课文是怎样来描写这样的水呢,出示课文描写水不同形态的这一小节,让学生体会拟人句的生动活泼,让学生明白写相同的事物有着许多不同的写法。然后可以让学生用一句话写一写同一种事物在不同情况下的形态。

教学评价的反思 篇11

  通过“买票”这一活动,设计富有情趣的数学活动,丰富学生的感性积累,让他们在活动中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增强了他们对数学的体验和认识,同时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也会得到发展,这是我进行课改以来深深体会到的,特别是对于小学生来说,教学的关键在于诱导学生的学习兴趣,只要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也就相当于成功了一半,因此,我每节课的教学,都先从学生的兴趣入手,本节课也不例外。

  整节课我以“买票”为线索,创设了“去游乐场”这一活动情境,同学们能在游乐场里边学边玩,边玩边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在具体地情境中学习两位数乘一位数,孩子们都表现出相当高的热情,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

  有了初步的感知,下一步就需要孩子们亲自去经历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从中体验到探索的乐趣,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新课程改革中也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挑战,要求我们不再作为知识的权威,而是充当指导者、合作者和助手的角色,与学生共同经历知识探究的过程。

  我的每个教学环节基本上都安排成游戏式的活动,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们能在一个轻松、和谐的氛围中学习数学,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有一点还是没抓住重点,难点没突破,板书不够撩抄,字迹还是不够工整。课堂语言不够严谨,但整个教学过程比较完善。这个过程还需要自己多下工功,多听其他老师的课,多听评课过程,这样会增长自己的数学经验,在这方面一定要多下苦功,才会有这么成功的一天,我想有成功的一天,还需要其他老师的帮助和指导!!

  杨老师:

  提高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问题的意识,是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应不断思考的问题。教学要立足于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计算教学这种课让学生干巴巴地去计算,既单调又枯燥。而杨老师通过创设“购物”这一情境,把学生熟悉并十分感兴趣的“购物”这一生活情境引入课堂,使学生产生“购物”的欲望,一下子就把课堂的气氛调动起来了。

  教学过程中,通过学生的探索、交流、汇报,学生的智慧得到了展现。

  在巩固练习中,她又设计了一个实地“购物”游戏,使课堂掀起又一个高潮,学生学得自觉、主动、轻松愉快,体现了“玩”中学,寓教于乐。

  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怎样让学生的学与玩有机的结合,还需要探讨,要让学生玩出新意,玩出创意,玩有所获。

教学评价的反思 篇12

  新的课程理念告诉我们:教学的主体是学生,教学是“以学生为本”的教学。但教师对教学的引导、驾驭,对教学的实际意义也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和重视,大家一致肯定要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老师自身的素养和水平以及先进的教育理念。所以在新课程改革中,对教师的培训也势在必行,成为了教学管理中首要的任务和目标。但仅靠培训是不够的,要在根本上促进教师的成长,更关键的在于教师自身在教学中的反思和评价。众多的研究表明,教师进行教学反思可以提高他们的教学技能,促进其进行有效教学。美国学者波斯纳认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只有通过反思,教师的经验方能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对后继行为产生影响。他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

  传统课堂教学评价往往以他人评价教师为主,教师大多处于被动受检查、被评判的地位,很少有自己能发表意见的机会。这样单方面的评定不能很好的引发教学思想的沟通和碰撞,评价意见也较难被理解、接受、内化。只有通过自评,才能很好地促使教师不断的自我反思、自我教育,并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重建,从而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可以说反思与重建的过程既是评价发展和改进的过程,也是教师自我理解、自我超越的过程,更是教师个体成长的过程。我校在课堂教学评价实施中,除了重视听课者对课堂教学情况进行评价外,也十分关注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反思性自我评价,要求教师从评价的不同角度切入,打开反思之闸门。

  一、从教师自身在课堂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体验来作出评价

  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情感体验、内在价值往往是受忽略的。即使是现在进行的一些教育教学改革,在强调学生主体性发挥、学生个体体验时,同样忽略了“教师情感体验”这个极其关键、起着中介作用的因素。试想一下:如果教师本身没有积极的态度,没有成功、愉悦的情感体验,他们在实际教学中又如何能够让学生养成积极、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如果说学生需要在教师创设的和谐氛围中、在丰富多样的活动情境中获得生动活泼地发展;那么教师情感、态度同样需要关注,他们也同样需要一个宽松的环境来激发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需要在教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唯其如此,才能保证学生的发展。教师和学生一样,首先是一个生命个体,因此,“课堂教学对他们而言,不只是为学生成长所作的付出,不只是别人交付任务的完成,它同时也是自己生命价值和自身发展的体现”。教学结束,教师要对自己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体验做出提问、反思:“我和学生在整个课堂上感觉快乐吗?这堂课对于师生双方来说上得有价值吗?这堂课的活动效果和我原来想象的一样吗?有没有让我觉得特别满意或不满意甚至遗憾的地方?”通过这样的自我评价,有效地促进教师对课堂上的教学行为和学生表现进行回顾,从师生、生生交流对话的每一个细节感悟课堂,从师生、生生共同活动的每一个环节审视课堂,有效地帮助教师感受、体验课堂的生命活力和价值取向,使课堂真正成为人本化的课堂。这种发自教师自我情感体验的反思,更能自觉地带动教师对自己教学中体现的教学策略、教学机智、教学语言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思考:“教学中出现的这个亮点环节,成功的原因是什么呢?给我以什么启示呢?”“为什么在课堂上会出现这样的不尽人意的现象呢?问题出在哪里呢?”这种自觉的反思,发自教师内在的体验能强化正确认识,巩固已有的经验,进而揭示教学基本规律,并在今后的教学中再实践,最后升华为一种教学理念。同时也能及时发现问题,自主地决定改进教学的策略,最终解决问题,达到“学会教学”。

  二、从教师、同行的课堂教学评价指标的反馈来作出评价

  借助教师、同行对自身教学的评价来进行反思作出自我评价,是教师迅速成长的一条非常有效的途径。通过教师、同行的课堂教学评价指标的反馈,教师可客观冷静地分析、审视自己的课堂教学,而且可以听取和吸收他人的宝贵经验,取长补短,以求得课堂教学的完美。记得我校有一位青年教师上了古代寓言两则中的《矛与盾》后,听课教师在对其评价指标的“案例与评析”一栏上重点提出了两个方面:一是本堂课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效果非常好,从开始的小组成员共同逐句理解文言文的意思,到以小组为单位交流汇报,最后在理解的基础上深入探究故事的寓意,并结合生活经历举例,小组成员均能根据自身情况自主选择合适的学习策略;在组织交流时,能大胆表述个人意见,发表不同的看法,明显反映了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极强。二是在学生举例时,有学生认为那个卖矛与盾的人应该说:“我的盾很坚固,什么都穿不透;我的矛很锋利,除了不能穿破我的盾,其他都能穿破。”还有人说:“那人不该同时卖矛和盾。”很明显学生的思想意识存在问题,他没有意识到卖矛盾者根本的问题实质,而只是从逻辑上加以理解和分析。教师应抓住这两位同学的发言,引导其理解那人夸耀自己的矛与盾的真正目的,从而悟出寓意。

  教者在听取了听课教师的评价反馈后,对自己的教学作出了反思,并写了一篇教后手记。他在手记中写道:教学是人本化的,是以人的发展为目标的,是一项育人工程。学生在课堂中不单单是学会认知,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这样的有违做人准则的问题,我怎么会没有引起重视呢?而且从这里我也深深地明白了,课堂中学生的问题就是我们探究的主题,教师在课堂上不是教书匠,而是学生学习探究的引导者。我当时要是能抓住这两个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不是更能有效地让学生悟出做事要实事求是、不能言过其实自相矛盾的寓意吗?

  通过评者的点拨,加上教者的自我反思,用教学后记的形式、手段来表达,能为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真正发展教师专业水平提供服务和保证。

  三、从学生参与课堂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的反映来作出评价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主人,他们参与课堂学习的情感体验,对自我的课堂学习情况的评价更能准确地反映出教学的有效度,反映出作为共同学习体的师生双方的参与态势和互动效果。所以教师可通过对学生课堂参与评价表的反映情况来作出分析、评价、反思。通过学生对自我的评价,对评价中呈现的一些具体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教师可间接地了解学生参与学习的情况和感受,可间接地来审视课堂教学的成败得失,从而调整、改进自己的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你觉得这节课有趣吗?”从学生对课堂兴趣的调查中,可以从“十分有趣”“有趣”“不太有趣”“没趣”这四类不同答案的具体数据中掌握学生对这堂课的情感体验,这种通过学生的评价来透视课堂教学的成效是十分可靠和可信的。同样,“这节课上你起来回答了几次问题?”“你在这节课中发现、提出了几个问题?解决了几个?分别是怎么解决的?”通过这样的自我评价,教师对学生在课堂中参与讨论的广度和深度有了比较具体的了解,对学生在课堂中所呈现的问题意识的培养和训练状况也能了如指掌,对学生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方法也能做到心中有数,有助于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采取相应的措施和对策。

  除了参考学生自我评价,也可观察同学之间的互评,如“这节课上你最佩服谁?为什么?”“哪一位同学的表现给你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在这节课上,谁给了你很大的帮助或启发?”还有和学生的座谈中获得的信息都可作为教师评价反思课堂教学的一个依据和标准。

  四、从同类课的课堂教学情况的比较来作出评价

  虚心向同行学习,通过与同一题材的课堂教学情况的比较来对自我课堂教学作出评价,是教师自我提高的一条捷径,值得我们提倡和发扬。在上完课后,我们可以找一些同课题的录像课资料来观看、剖析,然后与自己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作比较、找差距,通过不断地切磋、琢磨,最后完成总结经验、获取教训、不断完善的`反思性过程,达成教师在教学中主动反思、在反思中迅速成长的理想境界。

  上完课后,也可以主动去听教研组中其他教师上这同一课题的课,然后进行参照对比,对自己比较成功的做法要及时加以总结和优化,对双方不同的做法要客观地加以分析,要实事求是地提出来和老师开展讨论、交流、沟通,切忌固执,要虚心、耐心、诚心。特别是针对自己教学中的不足,要谈得深刻、彻底,决不能轻描淡写地一带而过,应作为自我反思的一个重点、一个切入点来看待,要死抓不放,要一抓到底。只有这样的教学反思才是深刻的、有效的,才能促进教师的迅速成长。风的魅力教学反思丰收的果园教学反思分与合教学反思

教学评价的反思 篇13

  作文难,这是困扰着众多小学生的老大难问题。同时几乎也是所有语文教师都头疼的问题,因为批改作文量大、重复、枯燥,从错别字到布局谋篇,改得自己头昏眼花。而学生拿到面目全非的作文,不见得有几个能用心地读一读老师的批语,兴致勃勃地主动修改自己的作文。

  我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说对作文教学颇费精力,总认为只要老师细致的批改就行,结果是高耗低效,有时感到束手无策。我精心批改,写上几十字,甚至上百字的评语,打分数,定等级,结果学生都渐抛脑后,获益甚少。今天,在了解了小学作文教学中“档案袋评价”的研究后,方知自己理念的滞后。从材料中,我看到了语文课改中评价体系的独到之处,“档案袋评价”的优点主要体现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者”的新理念,从而把老师从“评语”、“分数”、“等级”的桎梏中解脱出来,以还学生“自主”、“自评”、“自赏”、“自审”的空间,从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鉴赏能力。现就我本人做一下反思:

  首先是提高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而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之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因为学生的写作能力对学生发展来说非常重要。而在作文教学与评价中使用写作档案袋,能增强学生的参与热情,促进个性的充分发展。

  其次是推动了课堂教学的改革,语文教学最直接的实施渠道就是课堂教学,它是语文教学的主阵地。档案袋作为教学管理的重要手段,只停留在学生的资料袋上是远远不够的,而向课堂教学的延伸无疑会促进课堂教学的改革,使之更丰富、更精致。

  再次是架起了心灵之间的桥梁,档案袋的交流与展示犹如一座座洒满温情的小桥,使学生与教师、家长之间联络了感情,增进了友谊,促进了反思。

  最后是通过“档案袋评价”技术的运用,揭示出学生成长的轨迹和进步的方式,克服传统作文教学中的静态评价带来的弊端,实现了评价制度从“一元”向“多元”转化。

  此外,档案袋的评价也有一些局限性:档案袋的使用,需要教师投入了大量的时间精力,给老师增加了很多工作量;对档案袋的编制质量进行评价时,标准很难确定,难以做到客观、公正;档案袋评价不能对所有的科目都实用。因此,要正确对待档案袋评价。

  总而言之,作文教学是小学生认识水平和文字表达能力的综合体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档案袋评价确实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评价的新思路、新方法,正引导我们朝着尊重学生、发展学生的方向前进。这个装载着学生学习写作点滴的小小口袋,不仅记录着学生在写作上的成长,也有效地促进着学生在各个方面的健康成长。

教学评价的反思 篇14

  摘要:随着我国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完善我国教育制度改革成为主要目标之一,其目的是为了加强教师教学评价的合理性,将教师的教学评价融入高校教学中,从而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然而,目前我国高校教师教学评价体系的建设还略显不足,需要进一步改革和完善,介绍了教师教学评价的意义,及其在应用过程中的反思与转向,以供参考。

  关键词:教学评价;意义;反思与转向

  1高校教师教学评价的意义

  1.1促进教师的发展

  教师在教学中渗入教育评价理念,才能剖析自身不足,正视自身弱点。应认真积极学习科学理论知识,建立学科之间的联系,找到教学灵感,取得教法和观点的进步。教师可以在基本架构中,将创新思维的教材应用于教学评价体系中,充分把握教材,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教学资源。“活到老,学到老”,是对教师职业素养的基本要求。教师应找出成长方向,反思教学中的不足。教师可从中学到如何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全身心投入教学,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进行课题研究时,还可以从学生身上汲取教训,在实践中总结经验。

  1.2强化改革和创新

  高校的招生取之于应试教育,落脚于教科书。应创新人才架构,改变以往重学历、轻培训的格局,将学生的应用能力提升到操作层面,改变以成绩定学生好坏的弊病。创新应用型人才架构,可为高校的教学教育改革吹响号角,将改革和创新应用到实践中。

  1.3促进师生交流

  创建教师教学评价体系,由过去的偏重理性知识,转到应用型的课堂教学。通过思维训练和知识更新,可进一步满足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和国际社会发展的需要。教师教学评价的开展,要紧跟瞬息万变的经济形势和知识更新,拉近师生双方的关系。教师还可在教学中对教材、教学内容及方法进行大胆调整。

教学评价的反思 篇15

  作为新老师,本周四上午,学校派我参加了小学语文习作教学评价观摩研讨活动,我感到非常荣幸,我从中学到了许多知识和经验。

  老师在《学生在评改作文中的成长》提到:“评价要多元化”,此外,还使用①面对面;②一对多;③一对全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其次,作文评价要多样,同桌互评、自我评价、家长评价、教师评价等,其中,在学生自改作文时,指名修改作文的方向,依据评价标准。最后,引领学生进行自改作文,需要学生明确内容上批改、结构上批改,语言文字、标点使用的批改;另外,也需要学生用红笔标出优美句子,做出简单批注,写出喜欢的原因。

  还有一位老师在《教研、实践、领悟、改进》中也让我印象深刻。这位老师讲到:教研—制定习作评价标准;实践—凸显习作改进优势;感悟—总结习作改进成效(总批更有针对性的);改进—完善习作评价方式。每一个单元提前制定好评价与等级(学生先自己制定,教师后进行补充);采用星级评价,激发学生习作兴趣;把评价标准详细给学生讲解,让学生记在心里,写作时可用来依据。评价方式也要改进:多元开放;评语要因势利导;主体要互动交流。

  七位老师讲的习作评价都很出色,这些方法是我在习作评价中没有的,让我受益匪浅,对我以后的教学有很大的`帮助,在这里我要对她们表示最衷心的感谢。

教学评价的反思 篇16

  1、重视事物形象,积极调动学生的各种感观去感受和体验,能使课堂富于感染力,我是什么教学反思。低年级的孩子活泼好动,颜色、声音、动作等会引起他们的注意,令他们产生浓厚的兴趣。如果在教学中顺应儿童的心理,创设形象生动的学习情景,使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全身心地投入,在不知不觉中体验学习的乐趣。我安排了观涛、听涛等的欣赏环节,借助视觉和听觉去丰富学生的感受和想象,引导他们形象地体会了大海的欢腾和热闹;在讲解动词使用准确性的教学环节,我在教学课件上为动词设置相应的展现动作,“落”字缓缓下,“打”字硬实地砸下,“飘”字轻柔地回旋而下,配上雨点、雹子、雪花的艺术挂画,给他们讲解“雹子会砸裂西瓜”的生活实例,多种形式地丰富他们对水不同形态的体会,最后引导学生发挥想象用动作表演课文,学生最后声情并茂的朗读很好地反映了他们的到位理解。赞可夫指出:“只有从抽象上升到具体,才能更完整地认识到那个具体事物,认识它与事物之间的有机联系。”由此可见,只有化抽象的文字为具体形象,使阅读过程与感知联想、想象等心理过程连接,才能引导学生真正与课文沟通,获得生动的情感体验。

  2、低年级的课堂应该安排大量时间进行听说读写的活动,不应该单纯地、过细地分析课文,注意在品读课文的过程中适当穿插语文基础知识,教学反思《我是什么教学反思》。如我可以结合插图讲解“灌溉”的词语意思,相机进行情境识字的教学,认识反义词,参照课文句型造句,分析课文后重视集体感悟式的朗读,等等。

  3、学习任务过于细化,同时布置给学生思考的问题过多,我应该把问题通过课件的形式投影在屏幕上,引导学生一边阅读一边根据问题思考。我要充分丰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反应和思考空间,注意明确学习任务并有条理地引导学生开展学习活动,同时在评价的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完整组织和表达语言的能力。重视他们学习的独特体验,可以采取开放式的提问,如淡化预设的具体问题,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开展自主的探究性学习,在理解和阅读中激活思维和发现,鼓励学生多角度、创造性地阅读。

  4、我的语文基本功需要不断地训练和提升。如制作教学课件方面,我可以做得更多元化,可以借助动画和声音展现流水的不同动态,让学生调动各种感观去充分感受课文,更好地进行朗读感悟。如我对字句方面的把握还不够投入和准确到位,我范读水做坏事的句子时不应该重读以突出水的破坏力,应该读出水的惭愧和后悔;融入角色是为了体会人物的心情,目的在于丰富学生的表达和积淀,我要正确把握好课文的正确解读,才能“润物细无声”地发展学生。

  5、教学观念上,要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备课时,我要更重视备教材、备学生,巧妙地利用学生生活中已生成的知识和经验,引导学生深入、形象地理解课文。如我可以通过借助生活情境引导他们感受“落”、“打”、“飘”。语文即是生活,我要善于发现、思考和积累生活中的各种灵感和知识,丰富我课堂中的人文底蕴,我们的心一直在路上。我很高兴这次教学能用上自己云南、上海旅行时的照片和见闻,更深入的讲解水文化,丰富学生的知识视野。

  6、要充分把握儿童的思维和心理特点,明确语文教学需要一张一弛,适当将学习的高潮安排在课堂的后部分,积极探索各种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多使用奖励小红花等的激励机制,活跃课堂气氛。

  7、合理利用教学资源,发展学生的思维。我利用图片帮助学生认识水资源的作用,但是先出示图片再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谈水的作用,学生受图片的导向影响,思路受局限打不开了,讨论也不如预设的热烈。我深深感受到教学资源也需要有序地利用,才能充分开阔学生的思维和视野。

教学评价的反思 篇17

  三年级的语文教学具有很强的承上起下性质,既包含了低年级的拼音生字词语教学,也包含了高年级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经过一个半学期的实践,比较满意的地方是:字词教学比较扎实。这学期的语文期中检测卷也证实了这个问题。虽然字词这块知识点很多,看拼音写词语,近反义词,多音字,形近字比较等,但学生掌握得比较好。主要是知识点的难度不大,学生比较容易记住,能较好的巩固与掌握。

  在分析中,我们也发现好些不足的地方,其中问题最大的地方就是阅读与作文教学,两者比较阅读教学问题大于作文教学。阅读知识点内容繁多,形式多样,学起来不像字词那么轻松省力了。从上学期的期末检测卷和本学期的期中考卷来看,有一种这样的感觉,似乎卷子上检测的知识与课文里的知识点有点脱节,学生在课堂上学的知识点在卷子上好象找不到,2、3篇课文的研读,8个园地的学习练习,一个星期7节语文课的学习,可还是弄不阅读知识的学习,这是老师和学生共同的困惑。

  造成学生的阅读知识学起来困难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经过分析,我们发现是学生的实际理解能力与阅读知识所要求的理解能力不统一。三年级学生的理解感悟能力还是很浅显的,首先:细腻不够。主要体现在近义词的比较运用上。比如,前几个单元检测卷中,给予学生一组意思很接近的近义词语“讨厌、麻烦”,“经历、经过”让学生在具体语言环境进行选词填空,学生就弄不清楚这些近义词语之间的细微区别,做起来找不到感觉,错误率非常高。

  又如,在学习了“五颜六色”这个词语,让学生学习用“五光十色”造句,好多学生都用“五光十色”这个词语介绍公园里的花朵上了。这说明他们对“五光十色” 个词语理解得没有到位,仅仅停留在颜色多的感悟上,所以,与“五颜六色”这个词语混淆了,其实我们知道“五光十色”不仅仅是颜色多,还有光泽。这些细微的差别需要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给予关注,要让学生联系语境正确理解词语的意思,特别是对一些近意词语的细微差别仔细辨别与比较,引领学生思维思考得尽可能仔细一些,细腻一些。

  第一:条理性不够

  一是表现在阅读题中写句训练,这是一种理解与表达的综合训练,有时是要求拓展写一两句话,有时是想象写一两话,我们发现学生写出来的句子质量不高,有的漏字漏词,读不通顺;,有的不知道应该写些什么,无从下手;还有的思考方向是正确的,但句子表达不清楚。所以,看到这样的题目,有些学生已经有心理压力,对自己没有信心,所以,操作时有时态度也不端正,不愿意仔细思考,胡乱写几句了事。这个问题,我们将结合课文进行多样种小练笔训练。像对课文的克莱地说几句话,夸夸文中的阮恒等等,续写《绝招》故事等,让学生学会按照要求写话,写具体完整、生动。

  二是:排列错乱的句子,小学三年级全科目课件教案习题汇总语文数学英语,三年级的排列句子训练已经上升到一个高度,每句话的开头不再有明显的标志,需要学生深入理解每一句话,然后从内容上进行逻辑推理,寻找出句子之间的内在联系。每次考到这种题型时,学生失分率都较高,而且一错最少也有两题。学生这方面的能力还很弱,平时我也经常有针对性地找这方面的练习让学生强化训练,但还是感觉问题很大。错的这部分学生,在订正的时候,虽然老师分析过了,

  但还需要老师的帮忙才能正确理解,一个人做不出来的。所以,怎么样帮助学生跨过这个门槛,我们也想听听老师们有什么好建议。让学生能在这方面学得好一点。

  第二:审题不够

  在教学中,我们发现有的学生不会读题目,不知道题目的要求是什么,有的学生读题不够认真,题目没有读完,只看见几个词语就动笔做了。

  特别是有些题目是很有埋伏的,学生的答题情况几更糟了。记得一次检测中,有这样一个阅读练习:要求学生画出具体写庭院特点的句子。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这个题目很简单,就画了这一篇文章的总起句。包括我自己在批阅卷子的时候,一开始也疏忽了,也觉得应该画文章的总起句,其实,这样做是错的,因为题目是要求找出具体描写庭院特点的句子,里面有“具体”这个词语,所以不应该画总起句,而应该到深入到文章里面去发现,画出具体描写庭院特点的句子,这样的句子有好几句,不是只有一句话。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还要引领学生学会阅读题目,学习对题目进行咬文嚼字的阅读,让学生学习带着谨慎和研究的心情读题目,培养学生的读题能力。

  以上这些薄弱方面都是我今后的教学中要克服的,克服了这些弱项,弱项就能成为教学的增长点,这也是一个很大的增长空间。所以,我准备在课堂上,利用课文、以及作业本上的一些阅读短

  文作引子,训练学生的对字词的理解与感悟,也训练学生对段落逻辑关系的理解与领悟,设计一些专项训练题目,让学生的`思维能细腻一些,条理一些,全面一些,深入一些。

  关于拓展题目,从往年的期末检测卷的拓展题目来看,已经完全走出了课本,也走出词语手册,有一种冷,难,的趋势。就如上学期末卷子中是用十种动物比喻生活中十种不同个性的人。有几种动物与学生生活没有一点联系,学生根本理解不了,像地头蛇,中山狼,学生不理解,好多学生只能从字面上去理解,认为中山狼就是中山上的一只狼。所以,仅仅关注书本里的拓展知识和词语手册上的拓展知识是不够的,还需要扩大范围,多样积累,需要在平时的课堂上做生活的有心人。今年,学生人手一本知识大全,基本上我们也就在这本书上去搜索一些适合三年级段的课外知识,每天找一些背一背,读一读,并让家长帮助抽背,签名。在这次的家长会上,我安排了一个小时的学生的才艺展示,让一些家长感受到了自己的孩子在某些方面与优秀学生的差距,因此,这次家长会应该说是非常有效的,部分家长确实比以前重视多了。毕竟在学校里的学习还是有限的,非常需要家长的密切配合,今后,我还会想法与家长多联系,多沟通,尽量让他们帮助作一些力所能及的辅导工作。

  关于作文这一块,对于我们老师、家长、学生来说始终是个难点,除了努力写好每一次单元作文,多一些灵活有趣的小练笔,让每一个学生的作文有进步外,在家长会上,我也重点与他们交流了这方面的问题。我对他们说,现在的孩子通过课外书、电视、电脑等方面积累的知识确实比较多,所以我发现让他们写一些编童话故事、写一些想像类的,大部分学生没有问题,有些孩子变得是头头是道。但如果让他们写一些与实际生活有关的事情,由于缺乏实际的经验,体会,就很难写好了。比如写一个游戏大部分学生除了:老鹰捉小鸡,捉迷藏,就觉得没什么好写了。也难怪他们,因为各种原因,他们平时玩的游戏是少之又少。

  再如本学期让他们写刷鞋。大部分在家里是家长一手包办的,根本没刷过鞋,连最基本的次序都弄不清,怎么写得好呢?有些孩子,为了增加字数,用上了健康歌改编的歌词“左刷刷,右刷刷,上刷刷,下刷刷”,差一点要用上:脖子扭扭,屁股扭扭了。也真是难为他们了。

  我对家长说,如果平时注重让孩子在家里做做这种力所能及的事,那既会培养他们从小独立自主的习惯,还有助于学习,有助于写作文呢。听说有的学校为了让学生写好这篇文章,还特意事先布置了洗鞋子的任务。这当然也是一种好方法。但关键还是家校结合,尽量让孩子多一些切身体会,让家长有空多跟孩子聊聊天,多带他们参加一些户外活动等等。作为我们老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尽量多开展一些活动。对困难学生更多一点关注,多鼓励,多帮助,多指导,让他们学会写作文。

  对于学困生,有的理解上有困难,有的学习习惯不好,也有的态度不端正,不爱学习。这些学生都是我们今后重点关注的对象。

  我们想:效率在课堂,课堂的一分钟强于课后的五分钟。在课堂上,要多关注他们,让他们多发言,认真听讲,提高他们的听讲效率,对他们的作业多辅导,多一点形式,提高他们的作业效益。对于这部分学生,还要从心理上,给予更多良好的暗示,让他们对自己有信心,对学习有信心,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所以,班级想搞一些针对他们的竞赛活动,让他们有机会展示自己,有机会在班级里获得一些荣誉,使他们能努力学习。

  对于优秀学生,我们也要时刻关注,让他们保持良好的状态,借助这些学生身上良好的学习风气来塑造班级良好的学风,在班级里营造一个良好学习氛围,使班级的学习风气能更好一些。最后,我想,我们要进一步发扬合作的精神,多探讨多交流,互相学习同年段甚至其他学科的老师的好做法,也学习其他学校里老师的一些好的做法,随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让自己的教学更科学一些。这个学期活动也很多,特别是要参与县里统测,每个老师都感觉压力很大,所以,我们还需要调整好心态,把压力变成一种工作的动力,经受考验,和学生一起获得提升。

教学评价的反思 篇18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所指出的:"评价不是甄别和选拔学生,而且更是促进学生的发展,挖掘学生的潜能、尊重个性,鼓励创造,使每一个学生具有自信心和持续发展的能力。

  可见,正确地评价我们的学生,作为新课改背景下的老师,应该做到:

  一、有爱心。

  "教育之没有感情,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可见教师对学生的爱何等重要。这位老师对班上的差生以及那位学生的母亲对自己的孩子都没有歧视,没有放任自流,没有置之不理,而是把他们作为正常的'学生看待,这就是他们对学生的一颗真诚的爱心。也正是这无私的爱心、公正的评价,最终使得这些学生摆脱了学业"贫困"的束缚,成为优生,说明了爱心的力量是无穷的!

  二、有耐心。

  《论语》中说:"学之不厌,诲人不倦。"其要求显而易见,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必须以巨大的耐心,坚韧的毅力,对学生孜孜不倦,循循善诱。上述这则例子中的学生之所以能够进步,一个重要的原因也在于老师和那位伟大母亲的耐心评价。试想,倘若他们的评价缺乏足够的耐心,这些学生肯定是很难取得进步的;即便有点进步,恐怕也只能是半途而废。可见老师的耐心教育多么重要!

  三、善于鼓励。

  古人云:"良言一句三冬暖"。不用说学生,就是我们老师,也是希望能得到别人给自己的鼓励,对自己的赞美。所以,作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应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鼓励、进行赞美,坚信好学生是表扬出来的。事实上老师对学生的鼓励目的就是为了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说明他们还行,从而进一步培养其学习的毅力;而那位伟大的母亲更是给我们的教育工作者上了一堂生动的刻,让我们切身感受到过去甚至目前我们的教育评价弊病犹存。所以,我们在实际教育教学工作中,对学生的评价切忌"一锤定音",要循序渐进,对他们取得的一点一滴的成绩,甚至是微不足道的,也要大张旗鼓地进行表扬、鼓励,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拓宽其继续转化的渠道。

  所以,对照《新课程标准》,我们的老师应该蹲下来看孩子,用爱心、耐心和鼓励去对待他们,这样我们的评价才会实事求是,才会达到评价是为了更好的发展的目的。

教学评价的反思 篇19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下,我们也看了不少反思教学的体会,但是基本上都是在理论层面上进行指导,通过对此书《聚焦幼儿园教育教学反思与评价》细细品位,感到此书的实用价值很大,在我们的实践教育教学中,我们更需要贴近我们工作的书来为我们引路,这样我们能更有效的开展教育教学工作,使教育教学达到事办公倍的效果。

  我们经常会抱怨:班上幼儿学习的主动性不高,没有积极地反应,常显得很被动,我们也曾从教材的选择、教具的准备及教学环节的设计上花心思,然收效不大,通过这本书的学习我认识到:首先要调整对“学习”的认识。幼儿的学习基本不同于小学生的.学习,幼儿的学习是广义的,生活即学习,游戏即学习,活动即学习,“上课”不是不可以,但是,要实施幼儿式的教学,而不是小学化。

  从广义的学习观来看,儿童是天生的好学者。你看,幼儿在生活中、游戏中,不是“闲不住”吗?好动、好奇、好问,这不是主动地学习吗?这是孩子认识世界,求得发展的需要。老师心中的“不好学”,可能指的是上课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是为甚麽呢?上课这种方式本来就不太适合幼儿,若做法不符合幼儿的特点,幼儿就会厌烦。

  这个问题涉及的因素较多,我主要从“内容”和“方式”两个方面阐述。

  学习的内容应是幼儿感兴趣的,例如,自然常识的内容很多,要选择孩子喜欢的、想知道的进行,不是按教材本本走,更不是主观臆断地“赐予”幼儿。

  学习的内容与要求要有一定的难度,太容易了,没有吸引力,太难了,也没有吸引力,跳一跳够得到,是最有吸引力的。所以,教师要掌握孩子的程度,对孩子提出的学习要求,是孩子需要努力的,又是努一努力就能达到的。

  学习的方式一定要符合幼儿特点,例如学习数学,孤立地讲解则效果不好,即使配上教具也不行,但是,让孩子动手摆弄,在有趣的操作中学习数学,孩子就会有积极性。

  若让幼儿的操作能自选、自便,孩子不是就主动起来了吗?再如学习自然常识,不能只是看图听讲,若动用孩子的多种感官参与,又动手,又动脑,怎麽会没有积极性呢?总是老师牵着孩子走,孩子必然是被动的,现在倡导教育追随幼儿,要根据班上孩子的需要施教,要让孩子主动参与,才能调动积极性与主动性。

教学评价的反思 篇20

  2.1教师教学仍停留在理论教学层面

  教师教学的基本意义是强化学生专业技能、提高自身教学水平、拓展学科知识、提升自己精神追求、增强自身职业道德。在教学中,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在教学理念、教学管理、教学能力和教研意识上下功夫。高校教师的教学目前还停留在理论层面,专题研究太多,却无法付诸实践。教师自身的专业知识和专业素养较高,却无法全部传授给学生。课堂教学的理论知识扎实,但是课堂效率不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大。长此以往,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和成就感就偏低。

  2.2教学内容的复杂性与创造性增加了教学评价难度

  高校教师进行课堂教学,一方面传授课程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具有从事本专业的基本技能。另一方面,高校教师必须讲授本学科具有前沿性的专业知识,但是他们都有自己的学科范围与学科研究方向,其研究的内容具有独特性与创造性,教师要把本学科最新的学术动态及最新的学术成果改造为教学内容传授给学生,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这些前沿性的研究成果具有争议性,其价值还有待于证明,如何讲授内容、如何评价难度较大。

  2.3存在重科研、轻教学的思想倾向

  高校教师的工作任务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教学,二是科研。科研成绩中的论文、著作、课题研究成果对于教师及高校而言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科研成果中的论文、著作、课题研究是高校职称评审必不可少的硬条件。教学工作与之相比,成果显现周期较长,久而久之科研成果就成为评价高校和教师成就的“唯一”标准,而教学成果则慢慢被虚化。高校往往对教师的科研工作下任务、定标准,而对教师的教学工作较为放任。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即便有教学研究的热情,但也因繁重的学科研究任务而缺少精力。长此以往,形成了高校和高校教师重科研、轻教学的局面。

  3高校教师教学评价的转向

  3.1高效促进教师教学工作的开展

  新课程评价目标要求完成课程目标、教学目标和成才目标。教师开展工作以来,目标评价标准和行为标准也在不断提升。教师在开展工作时,通过教学艺术、情感交流、人格魅力获得学生的尊重。通过自身的魅力征服学生,通过有效的课堂教学让学生获得学识的提升。在开展教学活动中立足实践,强化学生学习意识。在学生心中,真正把他们放在了首位。

  3.2高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是教育理念的基本体现,也是教学活动获得成效的体现。学生在有序的学习中,具备了扎实的理论和实践功底,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鼓励他们不断学习探究。由于学生个体差异明显,要促进全面发展,必须客观评价学生。

  3.3高效促进教学活动评价体系构建

  高效促进教学活动评价体系的构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实践活动评价。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通过对科学探究、实验、调查、科技制作、演讲表演、角色扮演等实践活动进行评价。实践活动可由师生协商组织,活动最终目的是让学生积极参与进来。第二,书面测评。传统方法的运用,巩固加深了知识。在场景设计中,以结合实际和关注学生兴趣为出发点,探究课堂目标。第三,个人成长记录。日记是记载学生成长和进步的基石,也是记录学生校内外参加实践活动的过程、体会、成果的媒介。对学生做综合性的评价可以从家长、学生自身的.日记记录及教师的期望入手,学生还可以通过它总结学习道路上的不足。第四,教学方法评价。一般是对照传统教学手段进行比较,评价一个教学方法的优劣,就在于教师的教学方法是否合理,是否能够被学生接受,是否能高效提高课堂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3.4明确教师教学评价标准

  教师教学评价体系应充分反映教师的评价内容,其内容主要包括学习目标、教学设计、组织促进和调节教学。在学习目标上,要明确、具体、可行,重视培养学生技能、思想方法、行为方式和价值观,促进学生全体全面发展。在教学设计上,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为学生制定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以适应学生经历、兴趣水平、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选择的教学和评价方案,要以提高学生知识为己任,让学生主动参与进去。

  3.5注重教师教学评价与监控的结合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教学质量评价与教学监控紧密相联,教学评价的过程是对教师教学的有效监控,把教学评价过程中发现的教学问题及时反馈给院系和教师本人,能很好地起到教学监控的作用。教学监控对教学评价能起到很好的补充,可把教学监控中发现的好的和不良的教学现象换算成分值计入教学评价的成绩中。

  4结语

  高校教育教学工作是面向现代化的伟大教育教学事业。实现高效教师教学评价是为了未来更好地实现教育目标而构建的良性循环体系。在高校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应从实际出发,不断创新和改良教学方法,作为校方也应不断创设良好的育人环境,提高课堂效率,只有这样才能配合教师更好地建设教学评价体系,为国家培养出更加优秀的现代化人才。

  参考文献:

  [1]王振兴,吴桂涛,徐邦祯,等.高校教师教学评价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措施[J].航海教育研究,20xx,(03):57-58.

  [2]杨卫东,张征.探索回归本真的高校教师教学评价[J].教育研究,20xx,(12):60-61.

  [3]梁伟东.中美研究型大学教师教学评价制度比较研究[J].教育与职业,20xx,(03):88-89.

  [4]李荔.高校教师教学评价中的冲突与消除策略[J].教书育人,20xx,(01):119-120.

教学评价的反思 篇21

  《风娃娃》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的一篇浅显易懂的优美的童话故事,语言生动活泼,富有儿童情趣,。我意图采用贴近儿童的教学语言,抓住字词学习和句子训练,了解第二、三段的段式结构,旨在初步学会阅读按事情发展顺序记叙的段落,来努力完成这堂课的教学,到达学习目的,期望让学生学有所得。但是透过教学发现自我在教学中虽有做的较好的地方也还存在着许多的不足。

  较好的方面:

  1、扎实教好字词,在初读课文之后,我主要抓住与本课时教学有关的难读词以及数量词语和“地”字短语,在检查的过程中注重学生是否把字音都读准确了,把句子读通顺了,反复地让学生练习,争取把字词学到位,为后面的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做好铺垫。我发现这一环节的学习,学生的字词学得还是比较扎实的,在读课文时基本没有出现重大的字音错误,而且学生即使读错了也能自我纠正,有了读准的意识。

  2、让学生有个整体感知的过程。虽然这节课只教学做好事的部分,但是在研读之前我让学生找出风娃娃做的事情,进行板书,区分好事和坏事,这样让学生能了解课文大概的资料。

  3、抓“事情发展”的脉络,持续学生学习的新鲜感,注重句子训练。因为课文中的2、3两段是按事情发展顺序记叙的相同句式的段落,所以我在教学的时候意图让学生明白“先写了什么,再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由于二、三段句式相同,所以我采用了由扶到放的教学方式,注重句子的训练,透过划一划、读一读、说一说、演一演、排一排等教学手段,让学生读懂句子,读好句子。学生基本都能读懂句子,读出不一样的感受。

  不足之处:

  话训练不够到位。这主要体此刻教学第三自然段的时候出示填空题,让学生说一说风娃娃来到河边又看见什么,怎样做,结果怎样。要求学生能够用书上的句子来说,也能够用自我的话来说。但是在具体实施的时候,我顾忌最多的却是时间问题,结果草草收场,训练欠佳。此外,在细节上也有比较遗憾的地方,在教学“纤夫”的时候,我利用了一幅图片让学生感官认识,却没有很好地利用这个时机,顺势带出“纤绳”以及图片中的纤绳进行有效教学,甚是可惜。

教学评价的反思 篇22

  作文评价,是写作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评价能否激发学生再创作热情,能否使学生保持昂扬的写作兴致,从而不断提高写作水平,这是老师们所关注的。

  目前,老师们常用的评价形式是:眉批+总评+得分(或等级)。在教学实践中,笔者渐渐发现,不论是量化法还是等级制,均属于模糊性评价,其结果往往是“一刀切”:师生综合某篇作文各方面的情况,给它判一个分数,或定一个等级。这就算是一篇作文的“身价”了。

  学生最关心的就是这“身价”。

  优等生是老师的高足,其大作深受师生青睐,身价倍增。他们几乎每次都体验到“收获”的喜悦。因此,对写作也乐此不疲。

  对大多数中下游学生来说,一个36分,或25分,就把他们给打发了。尽管在评定时对他们使用了第二人称(“你”)的鼓励性评语,他们却觉得这是冠冕堂皇的话,是“施舍”,无异于“镜中花”“水中月”。最终因没得到真正的全面认可,对此而不屑一顾。本来一番好意,却很少有人领情,被“扭曲”为虚幻的东西。一张热脸碰了一张冷屁股。这该是每一个评价者都不愿看到的吧。久而久之,他们对鼓励性评语也麻木了,客观上抑制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及其潜能的发展。所以,我们得“网开一面”,最大限度地为学生的长足发展提供机会,为写作素养的全面提升拓展了更为广泛的空间。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人之为文,自然良莠并存。

  俗话说的好,“打人不打面,揭人不揭短。”学生最怕自己的作文被判为异类——“丑小鸭”,动不动被别人吹毛求疵。既然学生都爱面子,就该先给他一个又一个面子。其实,这是师生给习作者提供的一个又一个进取的机会,搭建的一个又一个不断攀升的平台。

  每个学生的每篇习作,即使糟糕透了的,至少也有一两处可取之处,即“闪光点”:如某个成语恰如其分的使用,某种修辞手法浑然天成的运用,某句名言天衣无缝的嵌入;抑或选材的独到,倒叙的妙用,开门见山的点题,耐人寻味的结尾……不一而足。这些“闪光点”犹如“星星之火”,都是智慧的“燃点”。显然,出于成见,对此视而不见,哪把壶不开提哪一把,简直是愚蠢至极;只有对这些“星星之火”倍加呵护,千方百计吹氧助燃,使之形成"燎原"之势。这才是明智之举。

  希望得到老师或同学的赏识,是每个学生的共同心理。作文交上后,学生急于知道老师或同学如何评价自己的作文,尤其是对某方面成功之处的认可。这种渴望指点迷津的的心理,正是激励学生把作文写得更好的良机。“横看成领侧成峰,远近高低个不同。”对同一篇习作,“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突破"藩篱",见仁见智,才能真正解放写作教学。只要师生着眼于写作能力的提高,抓住这一个或几个“闪光点”,给予高度评价,使他们每次都能尝到写作成功的甜头,切实感受到被赏识的喜悦,就能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得寸进尺”,是人的一种本性。如果从多侧面审视,发现学生习作的更多优点,就能让他们如愿以偿,得到被赏识之“寸”,从而激励他们不断锻造,打造出我们所期待的一“尺”,一“丈”……这样,他们尤其是中下游学生,越写越爱写,产生强烈的写作欲望,也许会一发而不可收。

  在平时写作教学中,作文评价的主要目的,不是甄别和选拔,而是发展每个学生写作的诸多潜能。“一枝独秀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这才是我们通过评价要达到的理想境界:既让习作者得到预期的实惠,又能认清完善自我的努力方向,真正激活"我能写好作文"的自信心。

  总而言之,学生在连续不断被别人赏识的“风力”作用下,逐渐升起自信的“风帆”,使写作之“船”乘风破浪,奋力驶向理想的彼岸。

相关内容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