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文网 > 方案 > 正文

小学端午节活动方案

时间:2023-11-27

小学端午节活动方案 篇1

  一、活动背景:

  以民族传统节日为基本载体的民俗文化,是中华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标志,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巨大动力。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清明、中秋、端午等作为中国的一个个传统节日,从来没有被人遗忘。开展传统节日教育,是弘扬传统美德、培育学生民族精神的有效载体。因而,学校在端午节来临之际,根据学生实际,制定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端午节系列活动方案,让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提高对端午节的认识与了解,用节日的传统文化哺育他们健康成长。

  二、活动目的:

  端午节是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它有着独特的风俗,如:吃粽子、赛龙舟、挂香袋、系长命缕等庆祝活动。这些活动不仅锻炼和发展学生的动手能力,还增进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兴趣。同时,端午也是纪念屈原先辈的特殊日子,可以借端午,开展缅怀先辈,传承民族精神的系列活动。

  三、活动主题:“育传统美德,扬爱国之心”

  四、活动时间:20xx年6月

  五、活动内容、形式、时间、要求:

  1、升旗仪式

  由教师代表发表以“育传统美德,扬爱国之心”为主题的国旗下讲话。(负责)

  2、以中队或年级为单位组织开展“端午节”活动(6月9日-6月11日)

  包粽子、编制蛋袋或五彩绳、制作艾草香囊、民俗民风知识讲解活动等。(各中队拍点活动照片,各班1-2张,级部主任收齐后6月11日放学前发送给xx老师。)

  3、端午节假期活动

  1-6年级在假期积极参与赛龙舟、包粽子、挂艾草、非遗集市等传统民俗体验活动。

小学端午节活动方案 篇2

  由于现在小学生都因为挑食的坏习惯,导致了一零食代替主食,这种坏习惯不容忽视。

  活动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我们和学生一起制定本次活动的目标:

  1.通过合作课题小组集体探究,培养团队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2.体验学习的快乐和成功感,享受探究,合作,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心,提高学习兴趣。

  1.通过上网、读书搜集信息,培养查找,搜集并简单处理资料的能力。

  2.通过与社会接触,增强社会交际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3.能以不同的方式展示研究成果,在活动交流中互相学习,发现,反思,改进,促进实践能力的不断发展。

  1.知道小学生喜欢什么样的零食。

  2.从多个角度认识,分析为什么零食会如此受小学生欢迎。

  3.从客观的角度认识对小学生的`影响。

  五、活动内容:

  1)小学生喜欢吃什么样的零食;

  2)一天要吃多少零食;

  3)一般是在什么时候会想吃零食;

  4)为什么小学生喜欢零食;

  5)什么样的零食才算健康;

  6)要怎么才算科学食用零食。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分组活动,观吃零食对学生成长的影响调查。(4课时)

  1)通过上网,去图书馆搜集信息等方式收集信息;

  2)采访同学,家长,行人(老师),专家。

  1)统计,资料汇编,小组汇报,分享成果。

  1,通过活动,让学生明白吃零食对他们成长的影响,培养学生采集信息,数据并分析的能力。 2,通过活动,提高学生团队合作,人际交往,语言表达,综合运用等能力,引导学生作好记录等工作。

  六、作好活动记录和研究工作。设计表格如下,发给小组长,负责记录填写。

  七、负责人,陈子泓;

小学端午节活动方案 篇3

  一、指导思想

  为了传承我国的传统文化,让学生感受浓浓乡情和融融亲情,增强学生与中华民族历史与文化的亲和力,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在端午节文化的搜寻、思索和实践中,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感受端午文化的魅力熏陶。并进一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合作意识,锻炼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等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二、活动时间6月6日下午第二节课

  三、参加人员:一~六年级学生

  四、活动内容

  通过找一找、说一说、画一画、写一写、学一学、缝一缝等方式,走进端午节,感受端午文化。

  1.“秀秀我的小巧手”:一二年级缝制香囊、做五丝等;

  2.“端午节知识知多少”:三年级学生做手抄报以“走近端午”为主题,重点反映端午的习俗,自己的心声、生活的体验。

  3.走进屈原诗词:四年级学生通过诵背诗词来理解端午文化。

  4. “我跟老师学一技”:五六年级学生重点学习粽子的名种包法,在学习的过程中,尝试用各种豆物作为佐料包粽子,并品尝不同地方、不同的风格、不同特色的粽子。

  活动结束后,综合实践活动老师6月8日之前(一二年级班主任)将活动方案电子稿发送教务处邮箱,字体四号宋体。活动期间,一、二、四、五年级进行拍照,每班选两张最佳照片,由大队辅导员收集后拷到教务处电脑。三年级每班上交五份手抄报。

小学端午节活动方案 篇4

  一、相关资料:

  端午亦称端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称“端五”也就如称“初五”;端五的“五”字又与“午”相通,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时为“阳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阳”。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称重五,也称重午。此外,端午还有许多别称,如:夏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等等。端午节的别称之多,间接说明了端午节俗起源的歧出。事实也正是这样的。关于端午节的来源,时至今日至少有四、五种说法,诸如:纪念屈原说;吴越民族图腾祭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等等。迄今为止,影响最广的端午起源的观点是纪念屈原说。在民俗文化领域,我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都与屈原联系起来。俗说屈原投江以后,当地人民伤其死,便驾舟奋力营救,因有竞渡风俗;又说人们常放食品到水中致祭屈原,但多为蛟龙所食,后因屈原的提示才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做成后来的粽子样。

  赛龙舟: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其实,“龙舟竞渡”早在战国时代就有了。在急鼓声中划刻成龙形的独木舟,做竞渡游戏,以娱神与乐人,是祭仪中半宗教性、半娱乐性的节目。后来,赛龙舟除纪念屈原之外,在各地人们还付予了不同的寓意。江浙地区划龙舟,兼有纪念当地出生的近代女民主革命家秋瑾的意义。吃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佩香囊: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实际是用于襟头点缀装饰。

  二、活动目标:

  1、了解端午节的由来、有关传说和习俗。

  2、开展端午节赛诗会活动,让队员了解屈原的故事,培养他们爱国进取的精神。

  3、开展“与妈妈共同包粽子”等活动,体验父母持家的辛劳。

  三、活动过程:

  (一)活动一:“明端午历史”端午节知识竞赛(5月8日——16日)

  作为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节有其独特的由来传说和习俗活动,因此了解端午节蕴含的相关知识,这是端午节主题活动的首要内容。全体队员要在辅导员老师的带领下,通过各种途径寻找端午节的相关资料,去认识和了解端午节,通过活动对端午节的来源、传说故事、习俗活动都能了如指掌,争取更多的队员成为端午节知识的“小专家”。

  具体安排:

  第一步:活动准备阶段(5月8日——5月15日)

  各中队有效利用这一段时间之内的晨会课、班队课,通过有效的形式组织队员主动了解端午节的来源、习俗活动等相关知识,同时认真部署好本中队开展现场知识竞赛准备工作。

  第二步:三到六年级开展各年级段端午节知识竞赛活动(每个中队由2名队员参加比赛)

  时间安排:5月15日下午第三节课

  奖项设置:

  中年级:一等奖2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3名

  高年级:一等奖2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6名

  (二)活动二:开展端午节赛诗会活动(5月8日-5月25日)

  各中队在辅导员的带领下,搜集有关诗篇,先在本中队进行诗歌朗诵会,然后选派一名代表参加学校的赛诗会。

  比赛时间:5月25日下午第三节课

  比赛地点:四楼多媒体教室

  奖项设置:

  低年级:一等奖1名二等奖1名三等奖2名

  中年级: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2名

  高年级: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

  (三)活动三:开展“与妈妈共同包粽子”活动

  在临近端午节期间,各辅导员布置学生在家与妈妈共同包粽子,并写一篇日记,在班队课上与全班学生进行交流。

  活动四长命缕

  目标:

  1、知道我国有在端午节给儿童戴长命缕的习俗,加深对端午节的了解。

  2、学习搓线的技巧。

  幼儿反映:

  显然,孩子们非常的喜欢搓长命缕,每天我都要给孩子准备一批制作的毛线。区域活动或课间休息时,都爱到美工区去搓长命缕玩,有些孩子一连搓了好几条戴在手上、脚上,有的甚至连脖子上也戴了一条。女孩子还戴着跳起了舞。

  活动五做龙舟

  目标:

  1、通过观察、集体讨论,分工合作,运用捏泥、建构、绘画等手段创作龙舟。

  2、增强合作性、创造性、动手能力。

小学端午节活动方案 篇5

  一、指导思想:

  以学生发展为基础,通过创设浓郁的阅读氛围,探索以课堂为主,课外校外为两翼的新的教育模式,进一步提高师生的人文素养,全面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努力营造“书香校园”,走内涵发展之路,为学生创建体验成长快乐的理想乐园,为教师搭建实现专业发展的理想舞台,使我校的办学层次上一个新的台阶。

  二、活动目标:

  1、阅读教育需要“与书为伴”的教师,积极倡导“与书为伴”的思想,拓宽教师的文化素养,树立高尚师德,提高教学水平,丰富教育生活,体验学习的快乐,体验生活的快乐。

  2、组织学生开展课外阅读,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发展智力,陶冶情操,充实学生文化底蕴,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3、通过开展课外阅读,促进语文课堂教学的改革,以读促写,读写结合之路,提高教学质量。

  4、促进学校内涵式、人文化发展,提高办学品位,努力创建“学习型学校”。

  组员:庄萍萍李婉婷黄红红林桂花林玲玲吴菲芳(各班语文老师)

  四、具体要求:

  (一)、教师读书活动的要求及措施:

  1、每个教师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实际,制定个人读书计划,国庆返校后上交给德育处。

  2、利用业余时间有选择地读书,每个学期精心研读一本教育教学专著。

  3、认真写好读书笔记。要求:不在多而在思,目的是使老师们能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学校将于12月份、6月份各举行一次“教师读书笔记”的.评比。

  4、认真撰写读书心得体会(每学期至少一篇)。学校12月份、6月份举行读书心得的交流展示活动。

  (二)、学生读书活动的要求及措施:

  1、各个班级的语文老师要认真组织学生的读书活动,精心开展书香班级的个性化建设。根据学校读书方案拟定自己的读书活动计划要点,不在多而在于切合自己班级的实际,于国庆返校后上交德育处。

  2、继续完善班级图书角,让学生有书可读。要求各个班级图书角天天开放,并专门配备1—2名学生作为班级兼职图书管理员,负责图书的出借、登记、归还等服务工作。提倡班级与班级之间建立“好书交换站”,定期举行“好书换着看”活动。学校图书室定期向各班出借图书,为学生读书创造便利的条件。

  3、继续开展阅读指导课。每班每周二下午第三节课为阅读课,各班语文老师可以进行读物推荐,可以进行读书方法指导(引导学生合理使用工具书;讲授“精读、默读、批注”等阅读方法;指导学生如何评价人物和事件等),可以进行读书交流(组织学生对所读书刊的内容进行专题交流或综合评论),可以进行读书笔记展评;可以进行“美文欣赏”课,诵读最感人的诗篇、散文、小说、故事等等。

  4、积极参与读书实践活动。

  (1)开展读书征文竞赛活动。读书是写作的前提和条件。我校将根据晋江市教育局和教育办的工作安排,组织相应的征文比赛活动,并在学校网站开辟专栏,上传学生的优秀作品;

  (2)开展“经典诗文朗诵”活动。经典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儿童背诵经典能开阔视野、丰富知识、陶冶情操。各班语文老师要充分利用早读时间指导学生一些朗诵的技巧,提高学校每两周一次的“经典诗文朗诵”的质量,以较高的水平迎接教育办本学期即将进行的集体朗读随机抽查评比活动。学校也将于12月份、6月份举行学生读书展示活动。

  (3)广泛征集优秀“读后感”、“读书随笔”、“读书心得”等,利用学校红领巾广播站进行宣传和表彰,要求四五六年级学生积极向广播站投稿。

  (4)举行读书成果展示活动。学校将在12月份和6月份举行读书成果展示活动。1-2年级举办“经典诗词”大串烧比赛;3—4年级举行“好词好句接龙”比赛;5—6年级举行“好书推荐”评比活动。以增强学生读书兴趣,体验成功的快乐。

  (5)组织开展“校园读书节”活动。时间为6月份,在“读书节”活动中,学校将开展一系列的读书活动。具体安排另行计划。

  五、表彰奖励:

  全面总结我校开展读书活动的情况,于206月评选表彰一批“书香班级”、“书香教师”、“书香学生”,从而推动我校读书活动深入持久地开展,引导全校师生把人生最美好的时间用在读书上,为终身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

小学端午节活动方案 篇6

  一、相关资料:

  端午亦称端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称“端五”也就如称“初五”;端五的“五”字又与“午”相通,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时为“阳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阳”。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称重五,也称重午。此外,端午还有许多别称,如:夏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等等。端午节的别称之多,间接说明了端午节俗起源的歧出。事实也正是这样的。关于端午节的来源,时至今日至少有四、五种说法,诸如:纪念屈原说;吴越民族图腾祭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等等。迄今为止,影响最广的端午起源的观点是纪念屈原说。在民俗文化领域,我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都与屈原联系起来。俗说屈原投江以后,当地人民伤其死,便驾舟奋力营救,因有竞渡风俗;又说人们常放食品到水中致祭屈原,但多为蛟龙所食,后因屈原的提示才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做成后来的粽子样。

  赛龙舟: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其实,“龙舟竞渡”早在战国时代就有了。在急鼓声中划刻成龙形的独木舟,做竞渡游戏,以娱神与乐人,是祭仪中半宗教性、半娱乐性的节目。后来,赛龙舟除纪念屈原之外,在各地人们还付予了不同的寓意。江浙地区划龙舟,兼有纪念当地出生的近代女民主革命家秋瑾的意义。吃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佩香囊: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实际是用于襟头点缀装饰。

  二、活动目标:

  1、了解端午节的由来、有关传说和习俗。

  2、开展端午节赛诗会活动,让xs了解屈原的故事,培养他们爱国进取的精神。

  3、开展“与妈妈共同包粽子”等活动,体验父母持家的辛劳。

  三、活动过程:

  (一)活动一:“明端午历史”端午节知识竞赛(5月8日——xx日)

  作为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节有其独特的由来传说和习俗活动,因此了解端午节蕴含的相关知识,这是端午节主题活动的首要内容。全体xs要在辅导员老师的带领下,通过各种途径寻找端午节的相关资料,去认识和了解端午节,通过活动对端午节的来源、传说故事、习俗活动都能了如指掌,争取更多的xs成为端午节知识的“小专家”。

  具体安排:

  第一步:活动准备阶段(5月8日——5月15日)

  各中队有效利用这一段时间之内的晨会课、班队课,通过有效的形式组织xs主动了解端午节的来源、习俗活动等相关知识,同时认真部署好本中队开展现场知识竞赛准备工作。

  第二步:三到六年级开展各年级段端午节知识竞赛活动(每个中队由2名xs参加比赛)

  时间安排:5月15日下午第三节课

  奖项设置:

  中年级:一等奖2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3名

  高年级:一等奖2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6名

  (二)活动二:开展端午节赛诗会活动(5月8日-5月25日)

  各中队在辅导员的带领下,搜集有关诗篇,先在本中队进行诗歌朗诵会,然后选派一名代表参加学校的赛诗会。

  比赛时间:5月25日下午第三节课

  比赛地点:四楼多媒体教室

  奖项设置:

  低年级:一等奖1名二等奖1名三等奖2名

  中年级: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2名

  高年级: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

  (三)活动三:开展“与妈妈共同包粽子”活动

  在临近端午节期间,各辅导员布置学生在家与妈妈共同包粽子,并写一篇日记,在班队课上与全班学生进行交流。

  (四)活动四:长命缕

  目标:

  1、知道我国有在端午节给儿童戴长命缕的习俗,加深对端午节的了解。

  2、学习搓线的技巧。

  幼儿反映:

  显然,孩子们非常的`喜欢搓长命缕,每天我都要给孩子准备一批制作的毛线。区域活动或课间休息时,都爱到美工区去搓长命缕玩,有些孩子一连搓了好几条戴在手上、脚上,有的甚至连脖子上也戴了一条。女孩子还戴着跳起了舞。

  (五)活动五:做龙舟

  目标:

  1、通过观察、集体讨论,分工合作,运用捏泥、建构、绘画等手段创作龙舟。

  2、增强合作性、创造性、动手能力。

小学端午节活动方案 篇7

  一、指导思想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是民族文化的宝贵财富,每一个传统节日都蕴涵着我们民族独特深层的精神价值观,她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根。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教育活动中,我校以传统节日教育为切入口,将其纳入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之中。通过开展传统节日教育,弘扬传统美德,提高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二、活动的目标

  围绕"我们的节日--端午节"这个主题,从"为什么要过端午节?""端午节有哪些风俗习惯?""你想怎样过端午节?"这三个部分入手,为学生提供研究方向,让学生成为实践活动的主角,引导学生人人动手,各个参与,自主探究,培养探究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协作能力。活动目标可归纳为:

  1、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及风俗习惯,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在了解端午节由来和风俗习惯时,锻炼学生通过各种渠道(书籍、报刊、网络、他人经验等)获取信息的能力。

  3、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动手能力。

  三、活动的内容

  1、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通过调查询问、网上浏览等方法搜集有关端午节的由来及一些有趣的风俗习惯,如:了解人们为什么要过端午?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人们为什么要给小孩子挂香包、戴手链和五彩线等有关情况。让学生感受到过节的快乐。通过这样的活动让学生再畅想一下"我想怎样过端午节?"

  2、引导学生搜集有关端午节的诗歌,进一步了解端午节的由来和端午节的一些风俗习惯,在此基础上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尝试写一写有关端午节的诗歌。进行端午诗歌朗诵比赛。

  3、引导学生尝试设计"怎样过一个独具匠心的端午节"?

  四、活动安排

  略

  端午节活动主题一:

  组织全体人员进行一些端午节知识趣味竞赛来增加端午节的节日氛围。

  活动一:旱龙舟比赛

  赛龙舟是端午重要习俗之一,根据我院实际情况,可组织旱龙舟比赛。比赛形式有两种。

  1、长条板凳式。准备长条板凳若干条,以两到三人为一组,跨板凳奔跑。板凳两头可挂上简易龙头修饰。

  2、雪橇式。准备长条木板若干条,在木板上钉三到四对脚套,参赛队员左右脚各套一条木板,向前奔跑。

  活动二:端午信物制作比赛

  佩香囊,是端午习俗之一。香囊内的填充物常用一些具有芳香开窍的中草药,如芳香化浊驱瘟的苍术、山奈、白芷、菖蒲、麝香、苏合香、冰片、牛黄、川芎、香附、辛夷等含有较强的挥发性物质,有清香、驱虫、避瘟、防病的功能。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民间就有人佩戴香囊以避除秽恶之气,确保自身健康的民俗。

  香囊,以锦制作,也称“锦囊”或“锦香袋”。香囊有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棱角形、鸡心形、菱形等各异的形状,上绣精美图案,给节日增添了无限的情趣。

  制作方法的介绍:用两块边长都为12厘米的彩色布料,正面朝里相向放整齐,用彩色笔在上面画上自己喜欢的简单形状,如:三角形、菱形、正方形等等,然后用同色丝线缝合,留有一小口,然后填上香料,继续缝合。

  活动三:端午咸蛋彩绘

  在南北朝时的《齐民要术》中就有记述:“浸鸭子一月,煮而食之,酒食具用。”说的就是咸鸭蛋。咸蛋彩绘也是端午习俗之一

  活动准备:

  掏空的咸鸭蛋若干个(建议里面填满其他不易变质物品,填物的蛋壳底部可以考虑加上底托)、颜料、颜料笔、水彩笔等绘画工具,参加人员自己的爱好进行发挥创造,以符合端午节日文化为主要依据。

  活动四:“亮眼看设计”传统节日活动标志物有奖征集活动

  在传统节日活动中创作出具有浓郁的民族特点及其文化特色的活动标志物,对于我院节日文化活动开展有着极大的引领和推进作用。为此,可征求2~3个具有中华民族特点的传统节日活动标志,能结合法院特色设计出能体现我们中华民族节日文化特点的标志物,并且根据自己选定的标志物运用智慧,来尽情想象和说明标志物所包含的寓意。

  活动五:端午节散文诗歌绘画书法征集

  端午作为我国传统节日,其文化背景源远流长,可结合法院特色,进行端午主题散文诗歌绘画书法征集活动。

  活动六:组织养老院或孤儿院慰问活动。

小学端午节活动方案 篇8

  一、相关资料:

  端午亦称端五,是我国最大的传统节日之一。“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称“端五”也就如称“初五”;端五的“五”字又与“午”相通,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时为“阳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阳”。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称重五,也称重午。 此外,端午还有许多别称,如:夏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等等。端午节的别称之多,间接说明了端午节俗起源的歧出。事实也正是这样的。关于端午节的来源,时至今日至少有四、五种说法,诸如:纪念屈原说;吴越民族图腾祭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等等。迄今为止,影响最广的端午起源的观点是纪念屈原说。在民俗文化领域,我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都与屈原联系起来。俗说屈原投江以后,当地人民伤其死,便驾舟奋力营救,因有竞渡风俗;又说人们常放食品到水中致祭屈原,但多为蛟龙所食,后因屈原的提示才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做成后来的粽子样。

  赛龙舟: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其实 ,“龙舟竞渡”早在战国时代就有了。在急鼓声中划刻成龙形的独木舟,做竞渡游戏,以娱神与乐人,是祭仪中半宗教性、半娱乐性的节目。后来,赛龙舟除纪念屈原之外,在各地人们还付予了不同的寓意。江浙地区划龙舟,兼有纪念当地出生的近代女民主革命家秋瑾的意义。吃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佩香囊: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实际是用于襟头点缀装饰。

  二、活动目标:

  1、了解端午节的由来、有关传说和习俗。

  2、开展端午节赛诗会活动,让队员了解屈原的故事,培养他们爱国进取的精神。

  3、开展“与妈妈共同包粽子”等活动,体验父母持家的辛劳。

  三、活动过程:

  (一)活动一:“明端午历史”端午节知识竞赛(5月8日——16日)

  作为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节有其独特的由来传说和习俗活动,因此了解端午节蕴含的相关知识,这是端午节主题活动的首要内容。全体队员要在辅导员老师的带领下,通过各种途径寻找端午节的相关资料,去认识和了解端午节,通过活动对端午节的来源、传说故事、习俗活动都能了如指掌,争取更多的队员成为端午节知识的“小专家”。

  具体安排:

  第一步:活动准备阶段(5月8日——5月15日)

  各中队有效利用这一段时间之内的晨会课、班队课,通过有效的形式组织队员主动了解端午节的来源、习俗活动等相关知识,同时认真部署好本中队开展现场知识竞赛准备工作。

  第二步:三到六年级开展各年级段端午节知识竞赛活动(每个中队由2名队员参加比赛)

  时间安排:5月15日下午第三节课

  奖项设置:

  中年级:一等奖2名 二等奖3名 三等奖3名

  高年级:一等奖2名 二等奖4名 三等奖6名

  (二)活动二:开展端午节赛诗会活动(5月8日-5月25日)

  各中队在辅导员的带领下,搜集有关诗篇,先在本中队进行诗歌朗诵会,然后选派一名代表参加学校的赛诗会。

  比赛时间:5月25日下午第三节课

  比赛地点:四楼多媒体教室

  奖项设置:

  低年级:一等奖1名 二等奖1名 三等奖2名

  中年级:一等奖1名 二等奖2名 三等奖2名

  高年级:一等奖1名 二等奖2名 三等奖3名

  (三)活动三:开展“与妈妈共同包粽子”活动

  在临近端午节期间,各辅导员布置学生在家与妈妈共同包粽子,并写一篇日记,在班队课上与全班学生进行交流。

小学端午节活动方案 篇9

  一、活动主题:“粽叶飘香话端午”

  二、活动背景:目前,洋节日在中国倍受青睐和热捧,而民族传统节日因缺乏必要的认知和深入的了解,造成了不少人对中华悠久的传统节日逐步淡漠,或是把节日简单的与食品画上等号。端午节就是吃粽子,中秋节就是吃月饼……此次活动从挖掘中华传统节日深刻的内涵入手,进一步引导师生、家长了解和感受中华传统节日文化,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美德,提高全体师生的爱国意识,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活动目的:

  1.通过本次活动,让学生在多种活动形式中多角度多侧面地了解端午节的由来、习俗和相关的故事传说,加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与喜爱,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与民族感情。

  2.指导学生围绕端午节开展实践性活动,学习运用各种手段去收集、选择、组合信息。培养学生有计划地做事,能与他人互相协调合作的能力。

  3.在亲自参与端午民俗活动中学会包粽子、做香囊等方面的技巧,学会生活生存的本领,体验劳动的乐趣。

  四、活动时间:

  X年5月27日—6月6日。

  五、活动内容:

  1.节日环境的创设:各班级以“端午情怀”为主题出好一期黑板报,6月6日前完成。大队部利用周一升国旗时间开展以端午节为主题的国旗下讲话。

  2.端午知识大搜集: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它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不同民族、不同地区有不同的风俗习惯,也产生了许多有关端午节的民谣、诗词。端午假期时间,1—3年级学生回家搜集有关端午的童谣、诗词。4—5年级同学做好社会调查活动,调查了解端午这一节气的相关知识、端午节的由来、屈原的故事、屈原的诗词、端午节的习俗等,并制作一份以端午节为主题的手抄报,6月4号前每班择优上交20份于政教处。

  3.端午民俗体验活动:

  (1)全体同学以“我向奶奶学一技”为主题,学习包粽子的方法,在学习的过程中,尝试用各种豆物作为佐料包粽子,并品偿不同地方、不同的风格、不同特色的粽子。开学后利用班会时间组织同学交流了解的有关粽子的知识,谈谈包粽子的感受。

  (2)全体同学参与“挂艾蒿”活动。我们当地有“端午节挂艾蒿”的习俗,全体同学在端午节早晨与家长一起采集艾蒿,并了解“挂艾蒿”传说的由来。3—5年级同学将艾叶晒干后亲手缝制一串香囊。

  六、活动要求

  端午节主题活动是我校引导学生“做一个有道德的人”的又一次实践体验。各班级根据实际情况,做出班级端午节活动方案,将方案上传到班级博客中。同时各班及要积极落实活动方案,组织学生做好各项活动。活动结束后按时上交各种活动资料。

小学端午节活动方案 篇10

  一、指导思想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是民族的宝贵财富,每一个传统节日都蕴涵着我们民族独特深层的精神价值观,她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根。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活动中,我校以传统节日教育为切入口,将其纳入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之中。通过开展传统节日教育,弘扬传统美德,提高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二、活动的目标

  围绕"我们的节日--端午节"这个主题,从"为什么要过端午节?端午节有哪些风俗习惯?你想怎样过端午节?"这三个部分入手,为学生提供研究方向,让学生成为实践活动的主角,引导学生人人动手,各个参与,自主探究,培养探究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协作能力。活动目标可归纳为:

  1、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及风俗习惯,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在了解端午节由来和风俗习惯时,锻炼学生通过各种(书籍、报刊、网络、他人等)获取信息的能力。

  3、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动手能力。

  三、活动的内容

  1、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通过调查询问、网上浏览等方法搜集有关端午节的`由来及一些有趣的风俗习惯,如:了解人们为什么要过端午?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人们为什么要给小孩子挂香包、戴手链和五彩线等有关情况。让学生感受到过节的快乐。通过这样的活动让学生再畅想一下"我想怎样过端午节?"

  2、引导学生搜集有关端午节的诗歌,进一步了解端午节的由来和端午节的一些风俗习惯,在此基础上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尝试写一写有关端午节的诗歌。进行端午诗歌朗诵比赛。

  3、引导学生尝试设计"怎样过一个独具匠心的端午节"?

  四、活动安排

  略

  端午节活动主题一:

  组织全体人员进行一些端午节知识趣味竞赛来增加端午节的节日氛围。

  活动一:旱龙舟比赛

  赛龙舟是端午重要习俗之一,根据我院实际情况,可组织旱龙舟比赛。比赛形式有两种。

  1、长条板凳式。准备长条板凳若干条,以两到三人为一组,跨板凳奔跑。板凳两头可挂上简易龙头修饰。

  2、雪橇式。准备长条木板若干条,在木板上钉三到四对脚套,参赛队员左右脚各套一条木板,向前奔跑。

  活动二:端午信物制作比赛

  佩香囊,是端午习俗之一。香囊内的填充物常用一些具有芳香开窍的中草药,如芳香化浊驱瘟的苍术、山奈、白芷、菖蒲、麝香、苏合香、冰片、牛黄、川芎、香附、辛夷等含有较强的挥发性物质,有清香、驱虫、避瘟、防病的功能。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民间就有人佩戴香囊以避除秽恶之气,确保自身健康的民俗。

  香囊,以锦制作,也称“锦囊”或“锦香袋”。香囊有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棱角形、鸡心形、菱形等各异的形状,上绣精美图案,给节日增添了无限的情趣。

  制作方法的介绍:用两块边长都为12厘米的彩色布料,正面朝里相向放整齐,用彩色笔在上面画上自己喜欢的简单形状,如:三角形、菱形、正方形等等,然后用同色丝线缝合,留有一小口,然后填上香料,继续缝合。

  活动三:端午咸蛋

  在南北朝时的《齐民要术》中就有记述:“浸鸭子一月,煮而食之,酒食具用。”说的就是咸鸭蛋。咸蛋彩绘也是端午习俗之一

  活动准备:

  掏空的咸鸭蛋若干个(建议里面填满其他不易变质物品,填物的蛋壳底部可以考虑加上底托)、颜料、颜料笔、水彩笔等绘画工具,参加人员自己的进行发挥创造,以符合端午节日文化为主要依据。

  活动四:“亮眼看设计”传统节日活动标志物有奖征集活动

  在传统节日活动中创作出具有浓郁的民族特点及其文化特色的活动标志物,对于我院节日文化活动开展有着极大的引领和推进作用。为此,可征求2~3个具有中华民族特点的传统节日活动标志,能结合法院特色设计出能体现我们中华民族节日文化特点的标志物,并且根据自己选定的标志物运用智慧,来尽情想象和说明标志物所包含的寓意。

  活动五:端午节诗歌绘画书法征集

  端午作为我国传统节日,其文化背景源远流长,(20xx年度庆祝“六一”节活动方案)可结合法院特色,进行端午主题散文诗歌绘画书法征集活动。

  活动六:组织养老院或孤儿院慰问活动。

相关内容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