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文网 > 方案 > 正文

专业调研方案

时间:2023-11-10

专业调研方案 篇1

  一、实习目的

  以洛阳、三门峡、禹州、开封等地传统服饰文化及民俗艺术为主要采风对象,领会中华民俗风情和民族艺术,获取服饰设计灵感。通过此次采风使学生们更深层次理解华夏文化、中原文化,综合课堂所学理论知识,升华学生对华夏艺术形态、服饰文化、服装审美、服装社会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认识、理解和应用,拓宽专业知识视野,激发艺术创作灵感。

  二、实习班级和人数

  实习人数:

  三、实习内容

  1.结合所学专业内容了解华夏文明、民族文化、艺术风情,服饰造型、色彩等特征。根据市场现状,对我国艺术文化、服饰风格及服装造型等特点有全面、直观的了解,获取服饰艺术设计灵感。

  2.了解民风、民俗、面料艺术、流行趋势。

  四、实习时间、实习地点

  本次实习为2周,20xx年10月14日--27日,实习主要以小组为单位,对中原地区传统民俗民风、华夏艺术、丝织文化、服饰文化艺术等进行专业采风与调研。

  实习地点:洛阳、三门峡、禹州、开封等地的博物馆、创意产业园等。

  实习日程安排:

  五、带队老师

  六、实习所需仪器设备及消耗性材料

  笔记本、数码照相机、光盘

  七、成绩考核

  服装专业学生根据调研内容,撰写一份不少于20__-3000字的调研报告。同时,根据采风见闻,汲取灵感,从拼布、刺绣、编织、布艺制作、面料塑性等形式中选取一种,或者多种并用,进行创意手工系列作品的设计和制作。

  作品要求:

  1、充分结合采风见闻,汲取创意设计灵感;

  2、根据制作的难易繁复程度,自行拟定系列数量;

  3、完成系列手工作品的设计效果图绘制和实物的制作;

  4、以创意展览的形式,展示采风实习成果。

  实习成绩考核采用百分制记录:

  1、设计灵感、设计图和作品实物:50%

  2、调研报告:30%

  3、实习表现:20%

  八、实习要求

  1.按照学院要求,严肃认真,科学求是,认真完成实习任务。

  2.实习前做好功课,抱着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态度进行实习。

  3.实习过程中要服从教师安排、听从指挥、遵守纪律,确保实习质量。

  4.外出实习要爱护公共环境,虚心学习。

专业调研方案 篇2

  作为一名网管身上所肩负的使命,那就是要不断学习、钻研技术知识并与实际经验相结合,搭建出适合公司的网络办公平台,保证公司网环境的畅通,提高各部门工作效率。作为网管,我们所面临的时代要求我们必须寻找适合个人专业成长的提升规划,这不仅是事业追求的需要,也是我们个人价值实现的需要,更是公司发展的需要。对个人专业成长进行规划,实际也是对人生的规划,这样才能使体现自己的价值。

  一、个人情况分析

  作为一名从事企业网管理人员,丰富的网络管理经历为我提供了审视自我及网管职业的诸多视角。但是由于平时只顾忙于繁琐的处理网络故障及解决同事计算机方面的困难,而忽略了将自己所学到的经验进行系统的梳理,另外学习也欠缺,没能及时地对新技术进行掌握运用及对自己的学习体会进行总结反思,在专业知识方面进步还是比较慢。

  如今,公司规模发展越来越快,我深切地感觉到自己的专业成长还不够理想,也感到了自己知识的欠缺。现在最为迫切的是切实提高自己的个人能力,在领导的指导熏陶下与实践经验的浸润中快速成熟起来。

  二、专业成长目标

  为了更好地实现专业的成长,我将立足岗位,以公司发展所需的网络搭建为重,认真学习专业知识,多向其它大型公司网络管理模式学习。将所学到的知识与公司发展现状相结合,搭建出适合公司发展的网络环境。我计划用今年一年的时间,实现自己由服务型网络管理人员成长成为能为公司出谋划策的综合型网络管理人员,努力让自己在专业技术上有所建树。

  三、专业成长途径

  认真学习,提高专业水平。认真摘抄从书本或者网络上等看到的专业知识和新课程的相关知识,做好知识积累;向其它有网络管理经验的人才虚心学习;每周进行一次从网络上认真观摩一些技术专家知识讲解视频;每月总结回顾自己所学到的专业知识,养成良好的反思学习习惯,在反思中扬长、奋进、创新;坚持个人自学与别人传授相结合、多渠道广泛学习,切实提高专业水平。

  虚心请教,提高自己整体素质。认真参加公司组织的各种培训,做好培训记录,吸取经验以便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工作中遇到困难,多向领导请教,学习领导的处事方法;多看一些文学书籍,以提高自己的总结能力、表达能力;进一步利用网络,学习为人处事等其它方面的知识;与其它同事团结合作,实现同伴互助。

  人的潜能是无限的。个人成长规划的设计与制定是对自我的一种挑战,同时也是对自己在职业上能够长期提高专业技能的有效方法。所在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一定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原则挑战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自我,实现自我。

专业调研方案 篇3

  20xx年是公司实施“10年”发展战略的第二年,也是公司改革创新和加快发展的重要时期。内部审计工作将以公司战略目标为指引,以适应“偿二代”监管体系要求为导向,按照既定的思路、目标、主线、主题开展工作,加大常规审计和专项审计力度,有效促进公司依法合规经营和持续健康发展。

  一、工作思路

  20xx年内部审计工作将按照“一·二·三·四·五”即“围绕一个目标,强化两种职能,抓好三大工程、突出四项重点、落实五点举措”的总体思路组织开展。

  一个目标——降低违法违纪违规行为的发生,防范系统性经营风险,促进公司增收节支和提质增效。

  两种职能——监督职能和服务职能。

  三大工程——人才工程、系统工程、质量工程。

  四项重点——整改落实、专项审计、成果运用、风险防范。

  五点举措——增强服务意识、加强培训教育、有效整合资源。

  强化责任追究、积极探索创新。

  二、工作目标

  紧紧围绕公司发展战略和年度中心工作,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第三道防线”作用,强化监督和服务功能,有力降低违法违纪违规行为的发生,防范系统性经营风险,促进公司增收节支和提质增效,为实现将公司打造成为国内领先的、专业化的综合保险金融集团的发展目标而保驾护航。

  三、工作主线

  进一步清晰年度计划制定、具体项目实施、发现问题梳理、审计建议提炼、审计成果运用等基本工作脉络。有效发挥内部审计职能和作用,提升公司风险控制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促进公司可持续发展。

  四、工作主题

  围绕上述工作思路、目标和主线,确立以下工作主题:

  (一)抓好三大工程

  20xx年乃至今后一段时期,将着力和加大“人才、系统、质量”三大工程建设力度,努力提升审计专业能力和整体工作水平。

  1、推进人才工程建设

  人才是生产力中最有力的要素。当前,人才问题仍是制约审计工作提升的主要因素。针对目前的现状,为适应内审工作的有力开展和公司发展的需要,从20xx年起实施“百人计划”和“721人才梯次”建设工程。

  一是实施“百人计划”,不断充实人才队伍。随着公司集团化发展步伐的加快推进,审计范围将不断扩大,审计任务将更加繁重,有必要逐步充实审计人才队伍。拟通过内部选调、社会公开招聘和高校招收等途径,力争经过2—3年的努力,使公司专职审计人员数量达到100人左右,并逐步缩小与监管要求的差距。

  20xx年根据公司人力资源整体规划,拟新增审计人员12人,其中审计中心新增10人,配齐15人的计划编制;监察审计部增配投资专业和寿险专业各1人。

  二是实施“721人才梯次”建设,不断优化人才结构。充分利用系统内外的培训资源,多渠道、多角度、分层次加强对系统审计从业人员的专业技术培训;同时,鼓励审计人员参加各类专业资格及职称考试,通过以考促学方式,不断提高专业胜任能力,力争通过2—3年的努力,实现操作型、综合型和专家型人才占比为7:2:1的人才结构。

  2、加快系统工程建设

  随着公司的发展和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对审计环境、审计对象、审计程序将产生重大影响,迫切需要加快审计信息化建设,20xx年将加快推进以“AIM”为核心的审计信息系统平台建设步伐。

  一是完善非现场审计系统。20xx年2季度末,完成非现场审计系统开发、测试工作,并正式上线运行。通过建立审计模型、设定风险阀值、健全监测机制,实现审计系统与公司其他系统的对接,实现提前介入,为数据分析、实时预警、非现场审计、提高运行效率提供有力支撑。

  二是开发现场审计系统。20xx年2季度启动系统招投标工作,10月底前完成系统开发、测试工作,并上线运行。通过现场审计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应用,实现审计过程信息化。

  三是建立审计管理系统。20xx年4季度启动审计管理系统建设工作,力争20xx年底前完成,实现审计管理信息化,提升审计管理水平。

  3、加强质量工程建设

  质量是审计工作的生命,是促进审计成果运用的关键。20xx年将进一步健全以“三维一体四级把关”为主架构的质量控制体系,继续推进精品项目建设。

  一是健全审计质量控制体系。在现有制度基础上,进一步健全完善“三维一体四级把关”即“方案审核——过程管控——质量评估的三维一体”;“主审复核——组长复核——主任复核——监审部复核的四级把关”的质量控制体系,实施对审计项目全方位、多角度控制。

  二是完善审计复核审理制度。适时推行审计“职能分离”模式,支持复核和审理人员严格把好复核审理关。

  三是开展审计项目考核评估。对已经完成的审计项目,实施后评估机制。进一步加强审计业务质量考核,确保和提升审计效果。

  四是引入外部监督评价机制。适时聘请外部中介机构,对公司内部审计体系的健全性和有效性,内部审计工作质量进行监督与评价。

  (二)突出四个重点

  20xx年内部审计工作,将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全局、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原则,着力以下四个重点:

  1、督促整改落实

  将20xx年定为“审计整改落实年”,落实“回头看”制度。尤其是对近两年审计发现的问题及风险隐患进行梳理与分类,形成《审计整改意见书》,进一步强化整改落实力度。

  一是完善后续跟踪。通过建立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台账,重点关注是否存在未整改到位的情况;同时,针对审计发现问题较多且对整改不力的机构开展后续审计,监督、促进被审计单位将整改工作落到实处。

  二是加强归因分析。针对审计发现的问题,特别是带有普遍性、倾向性的问题,从体制机制、制度流程上分析研究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解决和预防的建议,并及时和相关职能部门进行交流反馈,推动审计整改取得成效。

  三是推行结果披露。适时对审计发现问题及整改情况进行通报,通过在季度内部审计工作简等途径,适时披露审计发现问题及整改情况,形成舆论监督压力,督促被审计单位主动整改。

  2、加强专项审计

  一是组织开展专项检查工作。根据统一部署安排,组织开展全系统“两个加强、两个遏制”专项检查工作。对各级机构自查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导和检查。通过自查自纠,全面梳理公司内控管理存在的薄弱环节,在深入分析问题成因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内控体系建设,切实提升公司内控管理水平。

  二是深入开展经济责任审计。20xx年,将继续坚持“有离必审”的原则,对财险公司所属省级分公司、中心支公司、支公司20xx年离任的负责人,开展离任审计,审计覆盖率100%。同时,重点选择审计时间超过2年,且业务发展不力、经营指标波动异常、管理薄弱、监管评价较低、易出现重大风险机构的部分分支机构,对负责人开展任中审计。

  三是加大专项审计力度。在确保完成经济责任审计和常规审计任务的基础上,将紧密结合经营管理中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着重选择影响效益与发展的突出问题、管理薄弱环节以及监管重点,确立十大专项审计。

  (1)内部控制评估审计

  根据财政部等五部委《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保险公司内部控制基本准则》有关规定,对控股公司内部控制的健全性、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行审计和评估。编制和提交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报告,督促内控缺陷整改,确保评价结果客观准确、全面连续。

  (2)农业保险审计

  根据《关于做好20xx年农业保险工作的通知》和公司《农业保险专项审计管理办法(试行)》,在总结以前年度农险业务专项审计的基础上,对财险公司八家省级分公司农险业务进行专项审计。中心支公司审计覆盖面不低于20%。重点对农险业务主要经营指标完成情况及真实性、完整性实施审计和评价。检查是否存在违规执行条款、套取国家资金、侵害农民利益等严重违法违规行为,是否存在“五个严禁”行为。对业务管理、财务管理及综合管理相关内部控制的健全性、恰当性和有效性进行审计和评价。

  (3)关联交易审计

  根据《保险公司关联交易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对控股公司和财险公司开展关联交易审计。检查控股公司和财险公司20xx年度关联交易是否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及保险公司信息披露的相关规定进行披露;是否按照公司管理制度进行审查;是否按规定向备案或报告等。

  (4)资金运用审计

  根据《保险资金运用管理暂行办法》及公司相关制度,对控股公司及财险公司资金运用业务进行审计。对控股公司和财险公司保险资金运用相关内部控制的健全性和有效性,实际运作的合规性、真实性和完整性,以及效率效果等方面进行审计和评价。

  (5)再保险审计

  根据《财产保险公司再保险管理规范》规定,对财险公司再保业务经营情况和管理情况进行审计。整体掌握财险公司再保险业务经营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促进公司加强经营管理,实现预期经营目标。

  (6)大病保险审计

  根据《保险公司城乡居民大病保险业务管理暂行办法》(保监发〔20xx〕19号)和公司《大病保险业务审计制度》的要求,组织对财险公司经营大病保险的广东、湖北、湖南、江苏、辽宁、内蒙古、四川、浙江等8家分公司进行审计。

  (7)印章和有价单证审计

  对印章和有价单证管理情况进行审计。印章管理方面重点关注:是否存在私刻公章(含财务专用章、业务专用章等)、公章脱离印章保管人员管理、公章使用审批流程是否规范、个人借出公章、是否留存加盖公司各类印章的空白或信签纸等。有价单证管理方面重点关注:有价单证征订、印制是否规范,是否存在私印有价单证的现象;单证出入库管理是否规范,交接手续是否完善;单证使用是否规范,是否违规手工出单,是否使用已停用单证出单,是否存在系统外出单;作废单证管理是否规范等。

  (8)经营绩效审计

  根据财险公司20xx年工作重点,对2—3家分公司进行经营绩效专项审计。对被审计单位经营管理活动的效率和效果进行独立检查和评价。通过解剖分析,查找经营管理活动实际效果与预期目标的差距,揭示影响效益的关键因素和业务环节,从体制机制上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相关内容
推荐文章